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河流的侵蚀地貌以河谷最为典型,“V”字形河谷主要受下蚀和溯源侵蚀形成,“U”字形(槽形)河谷主要受侧蚀形成。河流的堆积地貌以冲击平原最常见,洪积-冲积平原主要分布在山前(河流上游较多),河漫滩平原主要分布在河流中下游,三角洲平原分布在河口。
3.判断一些景观图:
注意:1.要能判断一些常见地貌的成因:黄土高原(风的堆积)、黄土高原表面沟壑纵横(流水侵蚀)、桂林山水(流水侵蚀)、沙丘(风的堆积)……
2.外力作用主要通过风、流水、冰川、生物的作用引起地表形态的变化,表现形式有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其中最常见的是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
案例1.读图
1.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有: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
案例1.读图回答:图中为寒流。
注意:由高纬流向低纬、有水温低的地方流向水温高的地方的洋流是寒流
案例2.熟记洋流图,见必修一P.62.
1.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有:①影响沿岸气候,寒流降温减湿,暖流增温增湿。如北大西洋暖流对西欧沿岸起增温增湿的作用,也使俄罗斯摩尔曼斯克港成为不冻港。秘鲁寒流对秘鲁沿岸的荒漠环境起降温减湿的作用。②影响海洋生物资源和渔场的分布,如世界有三大渔场(注意位置和洋流)的位置,而秘鲁渔场由于受离岸风影响,深层海水上涌带来大量营养盐类,形成大渔场。③影响海燕航行。④对污染物的影响;加快净化速度,扩大污染范围。
3.水循环的意义:维持全球水量平衡,促进各地热量平衡,补充陆地淡水资源,不断塑造地表形态。
2.水循环的动力主要来自太阳辐射(所以水能来自太阳辐射能)。能不断更新给陆地淡水的是海陆间大循环。
案例1.读图:
1.写出水循环的各个环节。
2.A天气系统是反气旋(高气压),中心气流下沉,天气晴朗。气流在水平方向上呈顺时针方向旋转辐合(北半球)。
注意:气旋、反气旋中风向偏转的画法。
拓展:下图表示反气旋过境前后气压变化的曲线的是( B )
A
B
C
D
1.形成夏秋季节影响我国台风的天气系统是A,长江流域的伏旱天气是由B形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