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右图为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曲线图, 读图
3.了解气候变化的主要特点;
2.认识各气候类型的成因、特点及分布规律,并能利用降水量和气温月分配图表分析判断气候类型;
1.分析理解形成气候的四大因子如何影响气候;
2.6气候的形成和变化
学案导学
学习要求
气象灾害发生季节成因多发地区灾害现象主要灾情连锁反应防御措施
台风
暴雨
干旱
寒潮
讲暴雨洪涝时,“降雨等级与雨量”表虽不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但属于生活常识,需了解,再提及暴雨洪涝是连续性的暴雨或短时间的大暴雨造成的洪涝灾害。举例:1998年夏季,我国百年不遇的特大暴雨洪涝,遍布大江南北、长江流域、松花江、嫩江流域损失惨重,仅嫩江流域1998年6月中旬至8月中旬,共发生四次大洪水,给内蒙古、吉林、黑龙江三省区人民造成的经济损失是空前的,仅齐齐哈尔市农田受灾面积就达79万多公顷,冲毁房屋60多万间,全市经济损失61多亿元,整个嫩江、松花江流域,由洪水造成的损失以数百亿计。其他内容学生自学即可。
关于干旱,教材指出是因长时间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而造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一种现象。严重的干旱会造成粮食减产、人畜饮水困难,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根据1960年-1990年资料统计,我国平均每年受旱农田面积约为2085万公顷,占全国各种气象灾害面积的62%。干旱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防御干旱应采取多种措施相结合。
讲干旱时,建议指出干旱是一个突出的世界性问题。世界上的干旱经常发生。例如非洲萨赫勒地带的特大干旱,本世纪以来就出现了三次。第一次是1907年到1916年,持续9年;第二次是1940年到1949年,也持续了9年;第三次是1965年到80年代中期,长达20年左右大旱。干旱由多种因素引起,防御干旱也应该采取多种措施。
寒潮的成因,教材指出是由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冷空气活动过程。寒潮是我国冬半年主要的气象灾害,强烈降湿会使农作物冻死。尤以春季和秋季的寒潮对农作物的危害最大。严重的大雪、冻雨可压断电线,折断电杆,造成通信和输电线路中断,交通运输受阻等。对于寒潮的防御,目前还无有效的方法,只能通过提前发布寒潮消息或警报,做好防寒准备,将损失大大减小。
讲寒潮时,建议首先强调寒潮是短时间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并伴有大风、雨雪、冻害等现象。寒潮影响我国的范围很广,常发生在我国的冬半年。联系实际1999年12月,由于寒潮的侵袭,云南昆明世博园近1/3的植物受损,有的落叶、有的冻死,工作人员不得不把有些植物搬进温室避寒,或者在室外给它们穿上防寒衣,等待来年春天的复苏,严重影响了园内景观,使旅游收入大大减少。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