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图2为某区域城市化战略设想图。读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回答3-4题。
3.关于该区域城乡人口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2020-2030年乡村人口都转移到了郊区
B.2040年郊区人口超过乡村人口
C.2050年乡村人口只占30%
D.2050年中心城区人口数量与2000年相等
4.关于该区域城市化水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2010年约为50% B.2020年以后趋于降低
C.2030年超过80% D.2040年以后保持稳定
右下图是某城市从市中心到远郊的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示意图。
甲、乙两图分别是某市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的户籍人口和流动人口金字塔示意图。该市的平均期望寿命已提高到78岁。完成1-2题。
1.图甲反映的该城市人口增长模式是
A.“高一高一低”模式 B.“高一低一高”模式
C.“高一高一高”模式 D.“低一低一低”模式
2.与户籍人口相比
A.流动人口的劳动力数量较多
B.在流动人口中劳动力比重较大
C.流动人口的性别构成较合理
D.流动人口的老龄化严重
11、(1) 长江洪水发生的几率更大,会使防洪的任务更加艰巨
(2) ①围湖造田_②_上游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
(3) 保持水土, 退耕还湖
(4) ①_实行防洪保险_;②_提高防洪意识_③_制定防洪的措施__;④_建立防洪的预警系统_。
1、A 2、A 3、A 4、D 5、B 6、C 7、D 8、A 9、B 10、D
11、分析下表资料,回答问题
百年来洞庭湖淤积情况
年份 |
1825年 |
1949年 |
1985年 |
|
面积 |
6000km2 |
4800km2 |
2690km2 |
|
容积 |
360亿km3 |
293亿km3 |
274km3 |
|
缩减量 |
1200km2/(124年) |
2110km2/ (36年 ) |
||
缩减速度 |
9.7Km2年 |
58Km2年 |
||
(1) 洞庭湖的上述变化对长江防洪有何影响?
(2) 造成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
(3) 解决上述问题要“山江湖”综合治理,具体措施是:上游____________;湖区_____________。
(4) 防治洞庭湖洪灾的非工程措施你认为还有哪些?试举四例:
①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
第四节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
10、将长江三峡工程的防洪定为工程建设的首要目标,主要是因为
①长江流域地处湿润地带,降水丰富,大雨成灾,小雨也成灾
②长江流域沿岸人口城市密度大,常受洪水侵袭会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
③长江流域能源供应尚未出紧迫局势
④长江流域荆江河段的泄洪能力弱,采取其他防洪措施效果不明显,解决不了根本性问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9、 下列情况能导致洪灾的是
①地表径流不能为河道容纳 ②冰凌阻塞河道
③冰雪融化江河水位陡涨以致河堤决口 ④反气旋天气长期影响
A.①② B.① C.①②③ D.①④
8、 关于暴雨和洪涝灾害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亚洲是全球每年洪水发生最多的地区 B.我国的各个地区都会有暴雨的出现
C.锋面和气旋都会产生暴雨 D.短时间的大暴雨不会产生洪涝灾害
8、古诗“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描述的是我国__地区的__现象,其发生的时间是____中旬,长达一个月之久。
A.长江中下游 梅雨 6月 B.黄河中下游 锋面雨 7月
C.东北地区 锋面雨 8月 D.东南沿海 台风雨 5月
7、 下列属于防治洪灾的非工程措施的是
A.修筑堤坝,整治河道 B.兴修水库,退耕还湖
C.开挖分洪道 D.提高人们防灾减灾意识,控制滥砍乱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