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5.读我国西北、东北和黄淮海平原地区的农业气候资源表,完成下列要求:
地区 |
无霜期(天) |
≥10°C的积温 |
降水量(mm) |
种植制度 |
A. |
140-170 |
1300-3700 |
500-800 |
|
B |
100-220 |
2000-4500 |
250-600 |
|
C |
177-220 |
3400-4700 |
500-950 |
|
(1)图中A.、B、C分别代表的地区是A. ,B ,C 。
(2)在表中填出各地区的种植制度。
(3)A.地区与B地区相比,农业气候资源的优势是 ,B地区与A.地区相比,农业气候资源的优势是 。
第二节: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二)
答案 |
A. |
A. |
d |
b |
|
|
|
|
|
14.读两地区经纬网示意图,回答问题:(14分)
(1)M地夏季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N地所属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M.N两地的降水差异及成因。
(3)N地这种气候类型在世界上什么地区分布最为广泛?为什么?
13、我国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大约可以分为:
A、 2个温暖时期和2个寒冷时期
B、 、4个温暖时期和4个寒冷时期
C、 2个温暖时期和4个寒冷时期
D、4个温暖时期和2个寒冷时期
12、近一个世纪,特别是1975年以来的气温变暖主要是人类活动
B、不能放松对人类破坏环境行为的注意
C、大气环流形式的变化影响着全球气候的变化
D、人为的“温室效应”并不是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
11、华莱士这里说的“北半球的平均气温往往比较暖和”的主要原因是()。
A.、地表比较难以保存热量而海洋往往比较能保存热量
B、地表吸收热量慢而海洋吸收热量快
C、暖气团吹过大陆而不吹过海洋
D、冷气团吹过海洋而不吹过大陆
10、第二段中华莱士说的“这种变动”具体是指()。
A.、暖气团、冷气团分别吹过北半球各大陆和海洋上空所造成的气温的变化
B、若干年间气温上升幅度和月温差的变化
C、温室效应引起的不同程度的气温变化
D、对全球气候之所以变暖的认识上的变化
8、第二段中华莱士说的“全球气候的不断变化”和“短期变动”指的是()。
A.、全球气温自1975年以来全面上升和月温差的变化
B、北半球从1900年以来月温差的变化和1975年以来冬季变暖
C、大气环流形式的自然变动和北半球近一个世纪以来的气温变化
D、全球气象情况的自然变化和大气环流形式的自然变动
9、在文中画线地方填一个适当的词语。()
A.、相信B、确信C、信任D、否认
8、属于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的是( )
A.全球变暖、噪声污染
B海洋污染、生态破坏
C酸雨危害、臭氧层的破坏
D电磁污染、白色污染
美国华盛顿大学研究人员在《科学》杂志上发表报告说,尽管人类活动对于气温的全面上升确实起了作用,但这种气候变化绝大部分要归咎于自然原因。他们对北半球近一个世纪以来的温度变化所作的详细研究结果表明,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组织近来在一些报告中对全球气温变暖原因的解释是靠不住的。
报告的主要作者,担任华盛顿大学的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大气和海洋联合所所长的约翰•华莱士说:“我们所作的研究已经清楚地表明,全球气候的不断变化是怎样引起气温的短期变动的。反过来,这种变动又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大气层的温室效应。(大部分是由于燃烧矿物燃料产生的二氧化碳引起的)可能引起的气候变暖的程度。”他告诫道,不能因为这个结果而放松对人类破坏环境行为的注意。
这些气象学家说,从1975年到1990年间,北半球冬季气温(特别是美国阿拉斯加、加拿大北部和俄罗斯等地)上升了0.3摄氏度。他们认为,这一气温上升有三分之一是由大气环流的自然变动引起的。他们还认为,北半球地区从1900年到1990年近一个世纪以来的月温差约有一半也是由这种变动引起的。
华莱士说:“尽管人类活动与气温的全面上升可能也有关系,但是我们认为,这种气候变化绝大部分应归因于自然变动,与温室效应引起的气候变暖无关。由于地表吸引热量的能力(热容量)比海洋低得多,地表冬季与夏季的温差非常大。因此,当大气环流带动暖气团吹过北半球各大陆以及冷气团吹过海洋上空时,北半球的平均气温往往比较暖和。”他说,尽管科学家尚不完全了解引起大气环流形式变化的真正原因,但他这与自然变化有关。
7、甲、乙时期内,该地区出现的农时活动分别是( )
A.、小麦收割和晚稻插秧 B、小麦播种和早稻收割
C、早稻收割和小麦收割 D、早稻收割和小麦播种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