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5.影响不同地区的气候差异及各地气候季节交替的主要因子是( ) A.太阳辐射 B.地面状况 C.大气环流 D.人类活动
4.可以改善小气候的人类活动有
A.植树造林 B.围湖造田 C.填海造陆 D.南水北调
3. 中国南方传统民居多为斜顶、“吊脚楼”,主要是受什么因素的影响
A.生活习惯 B.建筑习惯 C.气候 D.地形
2. 地球上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南极大陆,除了因纬度高获得的太阳辐射少以外,还以下列因素有关
A.终年盛行下沉气流 B.常年吹极地东风
C.冰盖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大 D.受西风漂流的影响
1.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是
A.各自孤立存在和发展 B.互相联系、制约和渗透
C.有一定的联系但无制约作用 D.某一要素变化不会导致整个环境状态的变化
3.1《气候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测试(中图版必修1)
15.黄河三角洲位于山东省东营市东北部,地处世界著名大河-黄河的入海口处,北临渤海,东靠莱州湾,总面积约为15. 3万公项。受黄河作用,成为世界上土地面积增长最快的 地方。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河流侵蚀容易形成沟谷地形,其形态是 。(U形或V形)
(2)黄河三角洲面积增长快的原因是 。
(3)在黄河流域内,侵蚀作用最强的位置是 区,其突出地形特点是 。
(4)随着流域的治理和水电站的建设,黄河三角洲的面积增长速度变化趋势是 ,
原因是 。
(5)世界第一长河尼罗河为埃及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但随着阿斯旺大坝的建成,尼罗河下游的渔业和农业生产都受到影响,尼罗河三角洲的面积出现后退。请你解释其中的原因。
14、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写出地貌名称:甲 ,
乙 。
(2)甲、乙两地貌是由地质作用中
的 力作用形成的。
(3)如果乙地貌位于北半球,则a, b两处易于淤积的是 。理由是
。
(4)关于甲、乙两图的说法,下列正确的是( )
A.甲是风力侵蚀地貌,乙是流水堆积地貌
B.甲地貌多分布在湿润地区,乙地貌多分布在干早地区
C.甲地貌所在气候区,乡村聚落多为散居、流动性村落
D.乙地貌所在气候区,主要生态问题是荒漠化
13.读图,回答问题:
(1)该图所绘的是我国哪条大河的入海口地区 。
A市的名称 。
(2)该地形是在外力作用中的 作用和 作用下形成的。
(4)专家预计北岸将与B岛连接在一起,请分析其原因?
(5)近几十年来该地形的面积增加速度加快,江中沙洲也越来越多,其原因是
,针对上述现象采取的生态工程建设是
。
14.(1)夏季炎热干燥(2分) 亚热带季风气候(2分) (2)M地 降水集中在冬季(1分)原因:受西风带影响(2分) N地 降水集中在夏季(1分)原因:受夏季风的影响(2分)
(答出其它差异合理的,可酌情给分) (3)亚洲东部(2分) 最大大陆与最大大洋海陆对比最强烈,季风影响范围广(2分)
15(1)东北 西北 黄淮海平原 (2)一年一熟 一年一熟 二年三熟或一年二熟 (3)降水量比较多 积温较高,光照充足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