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设计一个简便易行的小实验,以证明地转偏向力的存在。写出实验用器材、实验步骤和所得结论。(共10分)
实验器材 |
|
实验步骤 |
|
实验结论 |
|
2、请表述当地球运行至① 位置时,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变化的情况。(10分)
(1)昼夜长短的变化:(5分)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5分)
1、读地球公转示意图(上图),完成下列要求:(每项1分,共15分)
⑴下列各地中,每年两次受到太阳直射的地点是( )
A、20°N, 30°E B、25°N, 25°E
C. 23.5°N, 60°W D. 40°S, 120°W
⑵ 画出地球自转、公转的方向。
⑶写出①②③④点的节气名称及其日期。
① ②
③ ④
⑷ 画出③位置时昼半球、夜半球的状况(用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
⑸ 当地球公转速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时,它刚好位于公转轨道上的 附近。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⑹ 当地球位于⑥位置时太阳直射的位置正处于图7中的 段。
⑺ 当地球运行到⑤位置时,北京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昼夜长短的变化趋势是 。
⑻ 当地球运行到①位置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 ,此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北半球各地昼长达最大值 B. 北半球昼夜等长
C.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 D. 南极圈内为极昼
⑼ 当地球运行至① 位置时,下列城市中白昼最长的是( )
A.上海 B.广州 C.海口 D. 北京
40.大气水平运动要受到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影响,在上述三种力共同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之间成一夹角.
下图中4个箭头能正确表示北半球风向的是正确的是
|
|
1020 1020
1030 1030
|
![]() |
|||
|
|||
1020
1020
1010
1010
A. A B. B C. C D. D
39.有关“气温垂直分布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②层与人类的关系最为密切
B.③层利于飞行
C.②层里有大量臭氧吸收太阳的紫外线
D.①层空气垂直对流运动旺盛,天气复杂多变
38.地球上的大气对地面有保温作用是因为
A.大气中的臭氧强烈吸收紫外线
B.大气中的水汽和CO2,吸收地面长波辐射
C.通过大气逆辐射直接补偿地面的热量损失
D.大气中的水汽和CO2吸收太阳短波辐射
37.太阳高度角大,则太阳辐射强度大,气温高,这是由于:
A.大气直接吸收太阳辐射多 B.大气逆辐射强
C.地表单位面积上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多
D.太阳辐射经过的大气路径短,被削弱的少
36.对流层大气中能够吸收太阳辐射中红外线的主要是:
A.二氧化碳 B.水汽 C.臭氧 D.氮气
35.大气对流层的特点有:
A.平均每上升100米,气温降低0.6C°
B.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对高空飞行有利
C.空气对流运动显著 D.上部暖,下部冷
34.在下列各纬度中,一年之中有太阳直射,有极昼极夜现象的分别是
A.10°N B.35°S C.65°N D.75°S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