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224844  224852  224858  224862  224868  224870  224874  224880  224882  224888  224894  224898  224900  224904  224910  224912  224918  224922  224924  224928  224930  224934  224936  224938  224939  224940  224942  224943  224944  224946  224948  224952  224954  224958  224960  224964  224970  224972  224978  224982  224984  224988  224994  225000  225002  225008  225012  225014  225020  225024  225030  225038  447348 

3、从土地价格、农业生产成本、不同农业的单位产值和农产品的特性等因素考虑。

例题3. 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某城镇要利用A、B、C三块土地来发展乳牛、花卉、小麦等三种农业,根据下列提示及所学知识,请你合理安排三种农业生产的地区,并说明理由:(提示:①单位面积产值从高到低依次是乳牛、花卉、小麦。②生产1吨谷物需水量约为450吨,生产一吨牛肉需水量约为31500吨)

(1)A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

(2)B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

(3)C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根据农业区位因素,结合提示,从产值、地价、用水量等投入要素综合分析。

答案:(1)小麦:小麦需要土地面积大,单位产值低,远离城镇可降低成本

   (2)花卉:鲜花要及时运到消费市场,应靠近公路,单位产值较高,可选用地价较高的土地

   (3)乳牛:饲养乳牛单位面积产值高,应选择面积最小的土地;需水量大,应靠近河流;应接近消费市场

[模拟试题]

试题详情

2、从社会经济和技术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进行分析。不同农业类型对社会经济和技术条件(市场、交通运输、政策、劳动力等)的要求不同。

试题详情

农业的区位选择必须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合理地利用农业土地,并获得最大的效益。对农业生产进行合理的区位选择,一般应考虑:

1、从农业生产的基本特性进行分析。农业生产对自然条件有明显的依赖性,进行农业生产时,必须因地制宜,尤其要与当地自然条件相适应。

试题详情

2、与社会经济因素的关系

(1)社会经济因素是影响农业发展的主导因素。因此,对农业区位的选择,应更多地考虑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变化。尤其是市场区位及需求的变化,影响农业类型、规模和地域的变化。

(2)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

试题详情

1、与自然因素的关系

(1)自然条件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是巨大的,是早期农业进行区位选择的决定性因素

(2)自然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并非都是决定性的。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可以改造和利用自然因素,从而削弱自然条件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如可以扩大某种农作物的区位范围;改造不适宜农业生产的自然因素,使之适宜发展农业。但是,对自然因素的改造,要根据当时当地的经济技术条件,并需充分考虑到投入和产出比。

试题详情

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有多种,从现代农业区位选择的角度看,其主导因素是社会经济因素,但对于不同的农业区域,其主导因素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例题1. 图中是“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表示的内容是:A____ B____ C_____D____ E_____

(2)如对A、B因素利用不当,容易产生哪些生态环境问题?_______________。对A因素进行改造时要注意什么问题?________。

(3)C、D、E因素中,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类型和规模的是______。

(4)分析回答形成下列各地农业类型最主要的区位因素。横断山区的“立体农业”_______。东北平原农作物大都一年一熟,华北平原农作物大都是两年三熟_____。我国南方红壤地区适种茶树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要求学生能系统地构建知识体系,并能应用该知识体系综合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答案:(1)地形、土壤、政策、交通运输、市场。

(2)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土壤肥力下降、土壤酸化和板结。投入与产出之比

(3)E   (4)地形;气候(热量);土壤

例题2. 读表,将①②③④⑤⑥数码填入表中相应的ABCD空白处

①扩大粮食播种面积;②开辟国际市场,增加外汇收入; ③促进我国加大科技投入含量,提高小麦产量和质量;④粮食量大质次;⑤小麦进入国际市场,可能给国内产品价格带来冲击;⑥促进农业结构调整

新闻摘录
对我国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
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
国家要求粮食部门按保护价放开收购农民粮食
A
B
随着中美贸易协定的达成,中国将开放小麦农产品市场
C
D

解析:这是一道以新闻地理为背景,考查学生对新闻地理知识的发现能力、摄取能力和评价能力。国家要求粮食部门按保护价放开收购农民粮食,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农民种粮有可靠的收入,会自发地扩大粮食播种的面积,粮食增产,可开辟国际市场,增加外汇收入。但带来的不利影响是粮食量大质次。随着中美贸易协定的达成,中国将开放小麦农产品市场,美国是世界上出口小麦最多的国家,美国小麦进入中国农产品市场,与中国小麦的质量和价格形成竞争,促进我国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小麦产量和质量。通过竞争,农民会自发地促进农业结构的调整。美国小麦进入中国农产品市场,可能给国内产品价格带来较大冲击,使农民的收入减少,并导致农民缩小小麦播种面积等。

答案:A、①②  B、④  C、③⑥ D、⑤

试题详情

5.2  农业的区位选择

教学要点:

试题详情

4、按发展历史分:分为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

 
粗放农业
密集农业(集约农业)
概念
投入的生产资料或劳动力较少,扩大土地面积成为增加农业产出的主要手段的农业
投入的生产资料或劳动力较多,用提高单位积产量的方法来增加农业的产出的农业,如劳动密集型农业和资金、技术密集型农业等
分布
一般分布在地广人稀、自然条件较为恶劣、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地区
现代世界的农业主要密集农业
农业地域类型
热带雨林迁移农业、游牧业
种植园农业、水稻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混合农业、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

例题3. 我国太湖平原的花卉、水果、蔬菜生产,在农业类型的分类上属于(   )

①粗放农业;②密集农业;③自给农业;④商品农业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②④

解析:太湖平原是我国的重要的出口商品基地。此区经济基础好,劳动力丰富,资金投入大,属于密集农业和商品农业。

答案:D

试题详情

3、按产品用途分:分为自给农业和商品农业。商品农业主要分布在发达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的一些地区。商品农业普遍进行专业化生产,生产规模大。一般情况下,一个农场只种植一种农作物或饲养一种畜或禽。

试题详情

2、按投入多少分:分为粗放农业和密集农业。其中密集农业也称集约农业。并可分为劳动密集型农业(如亚洲的水稻种植业)和资金密集型农业(如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当今世界的农业主要是密集型农业。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出现了技术和资金密集型的工厂化生产方式(如工厂化养猪场)。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