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3、从土地价格、农业生产成本、不同农业的单位产值和农产品的特性等因素考虑。
例题3. 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某城镇要利用A、B、C三块土地来发展乳牛、花卉、小麦等三种农业,根据下列提示及所学知识,请你合理安排三种农业生产的地区,并说明理由:(提示:①单位面积产值从高到低依次是乳牛、花卉、小麦。②生产1吨谷物需水量约为450吨,生产一吨牛肉需水量约为31500吨)
(1)A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
(2)B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
(3)C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根据农业区位因素,结合提示,从产值、地价、用水量等投入要素综合分析。
答案:(1)小麦:小麦需要土地面积大,单位产值低,远离城镇可降低成本
(2)花卉:鲜花要及时运到消费市场,应靠近公路,单位产值较高,可选用地价较高的土地
(3)乳牛:饲养乳牛单位面积产值高,应选择面积最小的土地;需水量大,应靠近河流;应接近消费市场
[模拟试题]
2、从社会经济和技术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进行分析。不同农业类型对社会经济和技术条件(市场、交通运输、政策、劳动力等)的要求不同。
农业的区位选择必须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合理地利用农业土地,并获得最大的效益。对农业生产进行合理的区位选择,一般应考虑:
1、从农业生产的基本特性进行分析。农业生产对自然条件有明显的依赖性,进行农业生产时,必须因地制宜,尤其要与当地自然条件相适应。
2、与社会经济因素的关系
(1)社会经济因素是影响农业发展的主导因素。因此,对农业区位的选择,应更多地考虑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变化。尤其是市场区位及需求的变化,影响农业类型、规模和地域的变化。
(2)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
1、与自然因素的关系
(1)自然条件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是巨大的,是早期农业进行区位选择的决定性因素
(2)自然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并非都是决定性的。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可以改造和利用自然因素,从而削弱自然条件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如可以扩大某种农作物的区位范围;改造不适宜农业生产的自然因素,使之适宜发展农业。但是,对自然因素的改造,要根据当时当地的经济技术条件,并需充分考虑到投入和产出比。
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有多种,从现代农业区位选择的角度看,其主导因素是社会经济因素,但对于不同的农业区域,其主导因素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例题1. 图中是“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表示的内容是:A____ B____ C_____D____ E_____
(2)如对A、B因素利用不当,容易产生哪些生态环境问题?_______________。对A因素进行改造时要注意什么问题?________。
(3)C、D、E因素中,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类型和规模的是______。
(4)分析回答形成下列各地农业类型最主要的区位因素。横断山区的“立体农业”_______。东北平原农作物大都一年一熟,华北平原农作物大都是两年三熟_____。我国南方红壤地区适种茶树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要求学生能系统地构建知识体系,并能应用该知识体系综合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答案:(1)地形、土壤、政策、交通运输、市场。
(2)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土壤肥力下降、土壤酸化和板结。投入与产出之比
(3)E (4)地形;气候(热量);土壤
例题2. 读表,将①②③④⑤⑥数码填入表中相应的ABCD空白处
①扩大粮食播种面积;②开辟国际市场,增加外汇收入; ③促进我国加大科技投入含量,提高小麦产量和质量;④粮食量大质次;⑤小麦进入国际市场,可能给国内产品价格带来冲击;⑥促进农业结构调整
新闻摘录 |
对我国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 |
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 |
国家要求粮食部门按保护价放开收购农民粮食 |
A |
B |
随着中美贸易协定的达成,中国将开放小麦农产品市场 |
C |
D |
解析:这是一道以新闻地理为背景,考查学生对新闻地理知识的发现能力、摄取能力和评价能力。国家要求粮食部门按保护价放开收购农民粮食,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农民种粮有可靠的收入,会自发地扩大粮食播种的面积,粮食增产,可开辟国际市场,增加外汇收入。但带来的不利影响是粮食量大质次。随着中美贸易协定的达成,中国将开放小麦农产品市场,美国是世界上出口小麦最多的国家,美国小麦进入中国农产品市场,与中国小麦的质量和价格形成竞争,促进我国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小麦产量和质量。通过竞争,农民会自发地促进农业结构的调整。美国小麦进入中国农产品市场,可能给国内产品价格带来较大冲击,使农民的收入减少,并导致农民缩小小麦播种面积等。
答案:A、①② B、④ C、③⑥ D、⑤
5.2 农业的区位选择
教学要点:
4、按发展历史分:分为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
|
粗放农业 |
密集农业(集约农业) |
概念 |
投入的生产资料或劳动力较少,扩大土地面积成为增加农业产出的主要手段的农业 |
投入的生产资料或劳动力较多,用提高单位积产量的方法来增加农业的产出的农业,如劳动密集型农业和资金、技术密集型农业等 |
分布 |
一般分布在地广人稀、自然条件较为恶劣、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地区 |
现代世界的农业主要密集农业 |
农业地域类型 |
热带雨林迁移农业、游牧业 |
种植园农业、水稻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混合农业、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 |
例题3. 我国太湖平原的花卉、水果、蔬菜生产,在农业类型的分类上属于( )
①粗放农业;②密集农业;③自给农业;④商品农业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②④
解析:太湖平原是我国的重要的出口商品基地。此区经济基础好,劳动力丰富,资金投入大,属于密集农业和商品农业。
答案:D
3、按产品用途分:分为自给农业和商品农业。商品农业主要分布在发达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的一些地区。商品农业普遍进行专业化生产,生产规模大。一般情况下,一个农场只种植一种农作物或饲养一种畜或禽。
2、按投入多少分:分为粗放农业和密集农业。其中密集农业也称集约农业。并可分为劳动密集型农业(如亚洲的水稻种植业)和资金密集型农业(如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当今世界的农业主要是密集型农业。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出现了技术和资金密集型的工厂化生产方式(如工厂化养猪场)。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