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225120  225128  225134  225138  225144  225146  225150  225156  225158  225164  225170  225174  225176  225180  225186  225188  225194  225198  225200  225204  225206  225210  225212  225214  225215  225216  225218  225219  225220  225222  225224  225228  225230  225234  225236  225240  225246  225248  225254  225258  225260  225264  225270  225276  225278  225284  225288  225290  225296  225300  225306  225314  447348 

读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工业专业镇分布图,回答31-33题

31.该地区工业专业镇密集而发达,不是其发展的区位因素是

A.平坦的地形             

B.丰富的矿产资源

C.优越的地理位置

D.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32.该地区专业镇的兴起,反映了工业生产的

A.转移      

B.集聚

C.专业化生产

D.对环境要求降低

33.该地区的工业主要是

A.耗能源多的工业

B.耗原料多的工业

C.科技水平高的工业   

D.劳动力密集型的工业

试题详情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图中M表示某县2006年农产品产值构成。读图回答29--30题

29.影响该县农业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地形和气候     B.土壤和水源

C.市场和交通     D.政策和劳动力

30.该县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大力发展城郊的“都市农业”,以下适合“都市农业”发展的产业部门有

A.观光农业      B.商品谷物农业

C.混合农业      D.季风水田农业

试题详情

下图表示农产品市场开拓的一般模式。参考此图回答25-28题。

25.处于阶段Ⅲ农业的显著特征是

A.大农场生产        

B.生产专业化

C.集中于温带草原地区    

D. 主要分布在地广人稀地区

26.有助于促进我国农业产品市场开拓的最重要措施是

A. 进行农业区划        B. 加强水利建设

C. 建立商品农业生产基地    D. 退耕还林还草

27.市场开拓过程中,与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没有直接关系的措施是

A. 加大技术投入             B. 加强市场营销   

C. 改善交通条件             D. 大量使用农药

28.一般来说,农业逐步走向专业生产的最主要因素是

A. 劳动力充足              B. 大城市众多   

C. 商品经济发达             D. 气候条件多样

试题详情

下表为部分地区工业用水比较表。读表回答23---24题。

 
水价(元/吨)
有效利用率(%)
广州地区
0.3
33
京津地区
1.6
52
日本东京
14
87

23.该表说明

A.东京的水资源最紧张          B.我国水资源污染程度低于日本

C.低水价是水资源浪费的重要原因     D.我国的节水技术与意识强于日本

24.我国南方地区水价低于北方地区的重要原因是:

A.北方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快,需水量太大 B.北方地区降水量小,水资源短缺

C.北方地区水污染比南方地区更严重    D.北方地区人口数量大于南方地区

试题详情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农业产,发生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下图表示某种农产品生产和销售的一般模式,据图完成 20-22 题

20.阶段I鲜花和蔬菜产区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 地形平坦      B. 气候优越   

C. 距城区近      D.水源充足

21.段Ⅱ鲜花和蔬菜产区的区位变化主要是因为

A. 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         B. 城市人口的增加

C. 交通的便利及保鲜、冷藏技气的发展   D. 城市居民收入的提高

22.若甲城市在河北省,乙城市在广东省,则阶段Ⅱ运输量最大的季节是

A. 春季       B.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试题详情

下图中甲、乙、丙反映了三类工厂的投入构成情况,据此回答17-19题

17.按主导因素划分,甲类工厂代表的工业类型是

A.市场指向型

B.劳动力指向型 

C.原料指向型

D.动力指向型

18.乙类工厂运费低的原因最不可能

A.需要的原料和能源少

B.产品科技含量高

C.以航空运输为主

D.靠近原料地和消费市场

19.现阶段,丙类工厂适宜布局在我国

A.环渤海地区     B.长江三角洲地区 C.珠江三角洲      D.中、西部地区

试题详情

下图是甲、乙两国人口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15-16题

15.有关人口增长的说明,正确的是

A.19世纪中期甲国人口急剧减少

B.20世纪初期乙国人口增长最快

C.甲国可能是欧洲发达国家

D.乙国老年人口比率高于甲国

16.下列有关人口问题及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国人口增长过快,是因为经济发展迅速

B.最近乙国人口增长过于缓慢,城市人口明显减少

C.乙国人口增长过快,是出生率过于偏高 

D.最近甲国人口增长过于缓慢,出现了劳动力不足的情况

试题详情

下表是我国A、B两城市(忽略两地海拔差异)某日的日出日落时间,回答12-14题。

地   点
日出时间
日落时间
A城市
06:06
17:06
B城市
07:14
18:34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天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到北回归线之间

B.A城市的纬度高于B城市

C.A城市的纬度高于B城市

D.两城市的纬度相同

13.A城市的经度可能是:

A.101.5°E      B.114°E       C.120°E       D.126°E

14.A城市位于B城市的:

A.东北面       B.西北面      C.东南面      D.西南面

试题详情

北京时间2007年10月24日18点05分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个月球探测器--“嫦娥一号”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据此回答10--11题:

10.“嫦娥一号”卫星在地球同步椭圆轨道上运行,无动力作用时,其在近地点和远地点的公转速度为:

A.近地点时公转角速度慢        B.近地点时公转线速度慢

C.远地点时公转角速度慢        D.远地点时公转线速度快

11.“嫦娥一号”升空时,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位置是:

A          B          C           D

试题详情

读下面四幅地貌图,回答8-9题

甲          乙           丙            丁

8.由侵蚀作用形成的地貌是

A.甲        B.乙        C.丙        D.丁

9.由内力作用形成的地貌是

A.甲        B.乙        C.丙        D.丁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