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33.一般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
①范围会越来越广 ②方式会越来越多 ③依赖性会越来越强 ④利用率会越来越高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32.在山岳地区,公路常建造成“之”字形,原因是:
A.为了降低线路坡度 B.增加线路长度,发展旅游
C.为了通过更多的山村 D.为了增加山区线路密度
31.云南丽江古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主要原因是:
A.濒临海洋 B. 人口稀少
C.海拔较高,北面有更高山脉分布 D. 地势低平
30.下列分异规律体现以水分为基础的是:
A.从广州沿京广铁路坐火车北上,沿途看到的植被景观的变化
B.在同一海拔高度上珠穆朗玛峰南北坡植被不同
C.从连云港坐火车向西到乌鲁木齐,沿途看到的植被景观的变化
D.天山博格达峰从山麓到山顶自然带有明显的更替变化
29.有关生物与土壤的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生物是土壤矿物养分的最初来源
B. 绿色植物促进了耕作土壤的形成
C. 土壤肥力的产生与生物作用密切相关
D. 森林土壤中树木根系越深,提供给土壤表层的有机质越多
下图表示的是亚欧大陆示意图,读图完成26-28题。
26.图中各地,自然带类型完全相同的是:
A.A和D B.B和E
C.A和B D.C和D
27.造成图中B、E两地自然带差异的原因主要是:
A.热量 B.降水
C.水热组合 D.土壤
28.山西太原的自然带类型及其在图中对应的字母是: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D
B.温带草原带 A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B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E
读我国北方地区自然植被分布示意图,回答24-25题。
24.图中自然植被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太阳辐射 B.纬度 C.热量 D.水分
25.青海、内蒙古、甘肃等地大量挖掘“发菜”、“甘草”导致环境恶化,反映了:
①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 ②地理环境具有差异性
③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
④某一要素的改变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地理环境的改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哥伦布于1492年第一次沿图中①线用了37天时间横渡大西洋到美洲,次年沿图中②线仅用20天到美洲。我国郑和沿图中③线下西洋比哥伦布航行大西洋早了整整半个世纪。据图,回答21-23题。
21.从利于航行的角度考虑,郑和下西洋的最佳季节应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2.哥伦布第二次比第一次去美洲航期缩短17天,原因是:
A. 第一次航程长
B.第二次使用了蒸汽动力
C.1492年哥伦布顺着北大西洋暖流航行
D.1493年哥伦布顺着加那利寒流和北赤道暖流航行
23.如果美国东海岸有一艘油轮不幸沉没,下列渔场中,最有可能受污染的是:
A.中国舟山渔场 B.英国北海渔场
C.日本北海道渔场 D.秘鲁附近的渔场
读右图,回答17--20题。
17.若右图代表“三圈环流”中的低纬环流圈,甲、乙
两地在地球表面,则:
A.甲处为副热带高气压
B.③代表信风带
C.甲处为少雨地带
D.乙处有热力原因形成的高气压带
18.若此图代表海陆间水循环,甲、乙两地在地球表面,则:
A.甲处是陆地,乙处是海洋 B.人类活动主要改变的是①
C.③代表径流输送 D.④代表地表蒸发和植物蒸腾
19.若此图为太平洋某海域大洋环流,则:
A.该地为北太平洋热带、副热带海域 B.②代表秘鲁寒流
C.丙地有上升流作用形成的大渔场 D.④代表千岛寒流
20.若此图为地质循环示意图,甲为岩浆,乙为变质岩,则:
A.丁代表岩浆岩 B.丙代表沉积岩
C.③代表重熔再生作用 D.④代表变质作用
读下图“北半球某地区的海平面等压线”图,完成15-16题
15.关于图中甲乙两地气压状况或气流运动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甲是低压中心 B、甲是气旋中心 C、乙是低压中心 D、乙是反气旋中心
16.图中①②③④中最可能有降水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