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太阳系中,距地球最近的行星是
A.月球 B.金星 C .水星 D. 火星
1.太阳所以成为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最主要的原因是( )
A.有巨大的质量 B.位于太阳系中心 C.有极高的温度 D.能自己发光
6. (共5分)根据下列材料:①长方形的玻璃缸(长100厘米,宽30厘米,高40厘米) ②胶合板(一侧开有一个小洞)或硬纸板或塑料薄膜 ③一盆热水 ④一盆冰块 ⑤一束香 ⑥火柴。分析回答问题
(1)用以上材料可做一个地理事物运动过程的实验,这个实验是 。
(2)简要说明实验的步骤。
(3)举出这种运动形式在地理环境中的一个实例 。
5. 读印度洋局部地区洋流示意图,回答:(共5分)
(1)图中表示的是北半球的 季节
(2)图中① ②分别处于 和 板块
(3)图中③的气候类型是
(4)若不考虑地形①②③三地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最大的是
4. 读“美洲地区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共10分)
(1) 煤炭时期A国 (地区)形成了以 和
工业为主的大型工业区。该国新型工业向西部和南部发展说明了工业化后期 (因素)在地区发展中的作用相对降低,而 的地位则迅速上升。
(2)B处东北部的 自然带按照分布规律属于非地带性现象。
(3)CD区域比较城市分布稀少的是 ,主要原因是 。
(4)E所示区域的沿海地区 气候的形成与 洋流的影响有关。
3.如图为塔里木盆地示意图。据此回答:(10分)
⑴ 甲山脉以北主要的油田是 。
甲山脉以南分布最广泛最主要的新能源为
⑵ 乙河属于 (内外流)河,主要参与水循环的 循环。
⑶ 塔里木盆地的聚落主要分布在盆地边缘的 中下部,其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4)盆地北部的甲山脉为 山脉,森林主要分布在山脉的 坡,雪线南坡 北坡,主要原因是
2. 读我国轮廓图,回答问题(共5分)
(1)A、B两地的自然带分别 带、 带。
(2)自然带沿CD线的更替属于 的地域分异规律。
(3)华北平原的地方性分异主要是在 的影响下产生的,其地貌从滨海到山麓依次为: 。
1. 读“气候类型图”和“风向分布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共5分)
(1) 右图是该半球的 季。
(2) 甲、乙两种气候类型在右图中相应的位置分别是 、
(3) 除南极洲外,其他大洲都有的气候类型是(填代号) 。
(4) 全年受西风控制,温和多雨的是甲、乙、丙、丁中的 图。
60.我国人口增长模式与图中哪一个更为接近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Ⅱ卷(非选择题 共40分)
59.四国自然增长率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A ①②④③ B ②①③④ C ②③①④ D ④③②①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