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4.能正确标注图1-1-3中天体系统的名称的是
A.①一地月系 B.②一银河系
C.③一星系 D.④一太阳系
3.假如黄赤交角缩小到20°,则
A.寒带范围扩大 B.温带范围缩小
C.温带范围扩大 D.热带范围扩大
2.关于晨昏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A.晨昏线是昼半球与夜半球的分界线
B.晨昏线任何时候都平分地球
C.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为零
D.在夏至日,晨昏线与地轴在同一平面内且与太阳光线垂直
1.二氧化碳被称为“保温气体”,是因为二氧化碳能
A.吸收太阳辐射,使大气增温 B.破坏臭氧层,使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
C.通过化学反应向大气释放热能 D.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
67.风水学在中国文化中是一门源远流长的学问。经过时间演化,虽然掺杂有迷信成分,但里面却包含着中国古代朴素地理学的思想。读下列材料,完成各小题。
材料一:穴居时代的居住风水--“未有宫室之时,因‘陵穴’掘穴而处之;乃圣王虑之,以为掘穴,则冬可避风寒”。 (图a)
材料二:殷商时代的居住风水--“攻位于汭”(汭:河水内湾环抱处,为凸岸)。(图b)
材料三:在河流拐弯处不同位置,流速不同。(图c)
(1)根据材料一,分析穴居时代人们在选择开凿居住洞穴时要考虑的主要自然因素,并做简要分析
(2)根据材料二分析“汭位”对古代人取水安全、农业生产和军事防御的影响并说明原因。
(3)凹岸在古代风水中称“反弓水”,是一文不值的,不适合辟为住宅用地。但现代我们发现像伦敦、上海等一些港口城市最早往往在凹岸布局。结合图c分析原因
66.(10分)我市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开展关于“青藏高原”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他们通过网络搜索,查阅到下列相关材料:
材料一:“当你在上海、杭州等地享受着温和湿润的海洋季风时,可曾想到,大约在3000万年前,长江中下游曾是一片炎热干旱的地区,就像现今的非洲撒哈拉大沙漠一样。”(中科院院士李吉均)
材料二:
根据以上材料,结合相关知识,兴趣小组展开了研究。请你参与他们的研究。
⑴ 请你帮该小组拟定一个研究课题: (写出课题名称)
⑵ 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青藏高原隆起的主要原因是
⑶ 李吉均院士认为“3000万年前,长江中下游曾是一片炎热干旱的地区,就像现今的非洲撒哈拉大沙漠一样。”你是否同意李院士的观点,并请说出你的理由是:
⑷ 青藏高原的隆起与其周围大气的热力差异形成了冬夏相反的高原季风。根据热力环流形成原理,请你判断材料二中高原季风环流出现的季节:A图表示 季,B图表示 季;
⑸ 青藏高原隆起对东亚气候产生了深刻影响:一是高原季风环流方向与 差异形成的季风环流方向一致,两者叠加,使得东亚季风环流势力加强;二是青藏高原的隆起,迫使 东移南下,使长江中下游地区冬季气温降低。
65. (共8分)读下图回答问题:
(1)从地貌上看,①处是 ,它是由于 作用形成的,它主要分布在 ,在乙图A、B、C三地中它可能在
处形成。
(2)简述乙图中A、C处河流侵蚀作用的差异及河谷特征。
A处:
C处:
附加题 20分(不计入总分)
64.(9分)读图,某考察团从A地出发,沿图中的航线进行科学考察,请回答:
(1)请写出由A到B的航程中沿岸依次经过的气候带的名称。(3分)
(2)在D和E处形成的世界著名渔场,分别是 渔场和 渔场,请分析其成因有何不同。(4分)
(3)船出发时是冬季,三个月后到达目的地D处。在整个航行中人们经历了下面一系列现象,其中有两项是不可信的。这两项的代表字母是 (选择填空)。(2分)
A.人们看见了太阳直射下船的桅杆没有影子的现象
B.沿途都是顺风顺水航行
C.船越走天气越热
D.船接近目的地时出现了台风天气
63.(9分)读图,分析回答问题。
(1)图中所示水循环类型是 。
(2)人类主要通过 、 等工程措施来调整水资源的时空
分布不均。
(3) 能够完成图中b功能的是
A.我国的冬季风 B.我国的夏季风 C.干热的山谷风 D.未登陆的台风
(4)图中A、B、C两处中有利于地下水储存的是 ,
有利于储油的是 。
(5)图中A处地质构造为 。B处地貌为 ,
该地貌形成的原因是
。
62.(7分)读北半球某地区的海平面等压线图,图中数字单位为百帕,完成下列要求。
(1)影响乙处的天气系统是 ,
此时甲处的天气状况是
(2)图中③处的风向为 ,
请在图中画出该处风向,①处与③处
相比,风力较大的 ,
原因
(3) ②即将面临的天气状况是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