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225444  225452  225458  225462  225468  225470  225474  225480  225482  225488  225494  225498  225500  225504  225510  225512  225518  225522  225524  225528  225530  225534  225536  225538  225539  225540  225542  225543  225544  225546  225548  225552  225554  225558  225560  225564  225570  225572  225578  225582  225584  225588  225594  225600  225602  225608  225612  225614  225620  225624  225630  225638  447348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要求的。每小题全选对者得2分,只选一项且选对者得1分,其余情况不得分。

读自然带与水热条件关系图,图中①-⑧分别表示不同的自然带。R为年辐射差额(即热量收入);n/Lr为干燥指数(指数越大表示越干燥)。读图完成63-64题。

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①为热带雨林带          B.③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⑤为热带草原带          D.⑥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22.关于图中自然带的描

A.①→②→③→④自然带的更替体现了海拔从低向高的自然带变化规律  

B.①→②→③→④自然带的更替主要体现了热量条件的差异

C.③→⑥→⑦→⑧自然带的更替体现了从沿海向内陆的自然带变化规律 

D.③→⑥→⑦→⑧自然带的更替主要体现了热量条件的差异

试题详情

读中国、日本和韩国人口负担系数百年比较图[注:人口负担系数:(14岁及以下人口数和65岁及以上人口数)/(15-64岁人口数)×100%],回答26-27题。

15.国际上一般把人口负担系数≤50%称为“人口机会窗口”期,中国“人口机会窗口”期在    年前后达到顶点,此时的人口负担系约为   

   A.1990  50%              B.2010  40%

   C.2020  45%              D.2030  50%

16.关于“人口机会窗口”期的理解正确的是(   )

   A.“人口机会窗口”期社会负担轻,有利于经济发展

   B.根据中日韩“人口机会窗口”期可知,该时期人口再生产类型为过渡型

   C.三个国家在“人口机会窗口”期劳动力充足且工资低廉

   D.“人口机会窗口”期以后,14岁以上人口比重太大,人口增长,人口压力大

17.关于我国人口迁移的正确叙述是(   )

A.我国历史上人口迁移的最直接原因是移民支边、战争和经济发展

B.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自发性人口迁移

C.8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人口迁移日趋活跃

D.我国解放以来的人口迁移都是经济原因引起的

18.关于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人类从环境中获得能量和物质是没有限量的

   B.人类自身的生产要和经济发展水平与环境承载量相适应

   C.人类和环境本来就是协调的

   D.自然资源就是为人类所使用的,因而可随意获取

19.有关我国环境人口容量估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目前人口已大大超过环境人口容量的极限值

B.我国人口与环境,特别是与淡水、可耕地等资源之间的矛盾已十分突出

C.我国人口与环境的关系十分协调

D.我国环境人口容量应控制在20亿左右

20.有关地球环境人口容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随着科技的发展,资源利用率不断提高,地球环境人口容量是无限的

B.环境人口容量主要决定于生存空间的大小

C.资源、科技发展水平及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对环境人口容量影响很大

D.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对环境人口容量影响很小

试题详情

根据下图①、②、③三个区域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完成12-14题。 

12.①、③区域的人口增长模式分别属于                     (   )

A.传统型和现代型       B.现代型和原始型     

C.原始型和现代型       D.现代型和传统型      

13.③与①相比死亡率高的原因是                       (   )

A.战争        B.疾病     C.生活水平差     D.老年人口多

14.与②人口增长模式相对应的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是           (   )

试题详情

读图完成10-11题。

10.四时期中,人口总数最多的是  (   )

     A.a               B.b  

     C.c                D.d

11.四时期中,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   )

     A.a               B.b  

     C.c                D.d

试题详情

9.右图中a、b、c、d……为喜马拉雅山自然带谱,图中显示,南坡自然带谱比北坡丰富。主要原因是

A.南坡降水量比北坡少

B.南坡纬度较低且相对高度大

C.北坡地势高太阳辐射弱

D.北坡降水少,昼夜温差小

图5为某地a,b,c,d四时期人口增长状况示意图,

试题详情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各小题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兰州市的小李乘坐陇海线的火车到连云港出差,他在铁路沿线依次看到:荒漠---草原荒漠---草原---森林草原---森林等景观,这种自然带的分异规律是:     (  )

A.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  

2.下列四幅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图中,位于北半球暖温带的山地是      (  )

3.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平衡功能,表现在        (      )

A.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  

B.自然地理环境拥有各地理要素本身预备的平衡功能

C.无人类干扰时,一定范围内各物种的数量基本稳定  

D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分解有机物的能力

4.从地理环境整体性分析,下列地理现象与我国西北内陆景观不相符的是  (  )

A.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B.河流不发育,多外流河

C.流水作用微弱,风力作用显著  D.土壤发育差,有机质含量少

5.“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此诗句描写的景观差异属于(  )

A.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B.非地带性

C.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D.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6.陆地环境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叙述不正确的有 (    )

A.是受太阳辐射在各纬度分布不均的影响    B.以热量为基础,与水分状况无关

C.是温度和水分条件共同作用下的产物

D.由海南岛到大兴安岭的热带--亚热带--温带自然景观的差异体现了这种分异

读某地地形剖面图以及气温、降水量随地形分布示意图,回答7-8题。

7.有关图中山地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该山肯定位于北半球

B.该山出现永久积雪的最低海拔约为5000米

C.该山降水量最丰富的地方位于1月、7月气温最低的地方

D.A坡是迎风坡的可能性大于B坡

8.图中反映的地段,根据气温和降水状况判断,在山麓地区的自然带最可能是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亚寒带针叶林带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D.热带雨林带

试题详情

10、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2分)

 

试题详情

下图为“城市交通道路分布图”,据图回答6-9题。

6、图中①②③三点的城市区位,按其地租由高到低的排序是(   )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①③②    D、②③④

7、假若①地区是古文物分布区,推断其形成的因素是(   )

A、历史因素   B、政治因素   C、经济因素  D、社会因素

8、下列城市内的地理事物,与上题中①的成因相同的是(    )

①欧美的唐人街 ②欧美的黑人社区 ③北京的天安门广场 ④开封的大相国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③④

9、该市工业区进一步发展、集聚,最终形成于(    )

A、①      B、②      C、③     D、④

试题详情

读某发达国家四城市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示意图,回答4-5题。

 

4、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受人口迁移影响明显的一组城市是(   )

A、abc   B、acd   C、abd   D、bcd

5、据人口年龄、性别结构判断,文化教育在城市服务功能中占主要地位的是(  )

A、a      B、b      C、c       D、d

试题详情

读我国部分地区某年的人口资料图,回答1-3题。

 

1、图示省、市、自治区中,死亡率最高的是(   )

A、上海市      B、江苏省

C、西藏自治区    D、宁夏回族自治区

2、上海的出生率比北京高,而自然增长率却比北京低,其原因是(   )

A、经济发达     B、人口老龄化严重

C、文化水平高    D、自然条件优越

3、目前我国已进入低生育水平国家行列,但继续坚持实施计划生育政策的原因是(   )

A、人口基数大    B、环境人口容量大

C、资源分布不均   D、生产力地区差异大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