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4.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 ( )
A.人口的文化消费水平 B.科技发展水平 C.自然资源 D.人口的生活消费水平
3.西亚和北非能够吸引大批外籍工人的原因是 ( )
A.自然资源的开发 B.工业化、城市化的实现
C.人口增长缓慢、劳动力缺乏 D.农业经济迅速发展
2.20世纪80年代以来,促进我国人口大量流动的根本原因是 ( )
A.大量农村劳动力闲置 B.1984年,国家政策放宽对农民进入小城镇落户等政策
C.城乡和地区之间巨大的收入差距 D.城市生活水平高,有较好的学习、医疗条件
1.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形式是 ( )
A.由农村到农村的人口迁移 B.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
C.由城市到城市的人口迁移 D.由城市到农村的人口迁移
33.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3分)
⑴图中阴影部分表示
,计算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图中处于人口增长模式中的“传统型”阶段的是_________(填字母)。目前按经济发展水平,_____________国家或地区从总体上看应属于该类型。
⑶图中人口自然增长率都比较低的阶段是_________和_________(填字母),自然增长率低的原因分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图中人口年龄结构呈老年型,世代更替缓慢的是___________阶段(填字母)。
⑸目前我国人口增长模式接近“__________型”即基本实现图中_________阶段向_________阶段(填字母)的转变。这种转变主要是因为我国大力开展_________工作而取得的。
贵州省云峰中学09-10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
32. 读“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D、E、F表示的是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分析回答:(10分)
(1)在竞争环境下,城市的每一块土地用于哪种
经
济活动,取决于各种活动的
A.规模的大小 B.重要的程度
C.付出租金的高低 D.由政府的决策
(2)土地租金高低取决于下列因素:①距离市中
心的远近②土地利用方式 ③交通通达度 ④ 企业
的支付能力,其中主要的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市中心应为图中A、B、C中的 ;这里最
适合的城市功能用地应为______区,土地租金
最 。
(4)图中B区最适合的城市功能用地是_____区。
(5)图中C区最适合的城市功能用地是_____区,该功能区分布于城市外缘的原因是:
、 。
(6)图中A、B、C中占地面积最大的是 (填字母)。
31. 人口流动和人口增长会对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很大影响。根据下述资料,回答(1)-(4)题。(共17分)
资料1:为推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国务院将我国分为中部.东北部.西部.东部四大地区,并提出了“中部崛起”.“东北振兴”.“西部开发”和“东部新跨越”的战略决策。
资料2:下图(图16)为2000年我国四大地区之间人口流动示意图。
(1)在四大地区中,人口净流入量最大的是 地区,人口净流出量最大的是 地区。在四大地区中,相互之间人口流动总量最小的是 地区与 地区。
(2)从四大地区人口流向看,最大流入区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是 。
(3)据图写出东部地区除广东省外的二个省级行政区名称 、 。
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是 ,内蒙古自治区位于 地区。
(4)从人口的迁移看,对迁出区的有利影响是 、 ;对迁入区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是 、 。(各2分,共8分)
30.衡量城市化水平高低的最主要标志是 ( )
A.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B.城市的范围扩大
C.城市人口的增加 D.乡村转变为城市面积的大小
第Ⅱ卷(40分)
29.理论上说,在环境几乎相同的平原地区,同级城市的服务范围有围绕城市呈 ( )
A.扇形分布的趋势 B.菱形分布的趋势
C.正方形分布的趋势 D.正六边形分布的趋势
下图中R1、R2 、R3三个圆分别表示三个不同等级的城市,且R1<R2<R3,据图完成26-28题。
26.三个城市服务职能符合规律的是 ( )
A.R1-小学,R2-中学,R3-大学
B.R1-小学,R2-大学,R3-中学
C.R1-中学,R2-小学,R3-大学
D.R1-大学,R2-中学,R3-小学
27.与三个城市服务半径相对应的可能 ( )
A. R1-地级市,R2-县城,R3-集镇
B. R1-仪征,R2-扬州,R3-南京
C. R1-省城,R2-县城,R3-乡镇
D. R1-北京,R2-上海,R3-重庆
28.有关三个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R1服务半径最小,服务范围最大
B. R2比R1提供的职能种类少
C. R3的城市级别最高
D.R3的服务范围小于R2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