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读右图,回答18-20题。
18.图中a、b、c三地的气压P相比较 ( )
A. Pa> Pb > Pc B.Pa < Pb < PcC.Pb > Pc > Pa D.Pb < Pc < Pa
19.当图中所示天气系统影响我国时,我国北方地区不可能出现的自然现象是( )
A.沙尘暴 B.干旱 C.泥石流 D.暴雪
20.此时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地球公转到远日点附近 B.太阳耀斑爆发
C.我国大部分地区太阳早于6点升起 D.太阳直射北半球
读右面天气系统示意图,回答15-17题。
15.从该天气系统所处半球和气压分布看,它属( )
A.北半球,高气压 B.北半球,低气压C.南半球,高气压 D.南半球,低气压
16.若该天气系统控制我国大部分地区,我国的天气为( )
A.伏旱天气 B.梅雨天气 C.出现台风 D.寒冷天气
17.当该天气系统位于上海正东方向海面时,上海市吹( )
A.东北风 B.西北风 C.东南风 D.西南风
14.可以促使气流上升、带来降水的是( )
A.高压与低压 B.气旋与反气旋 C.冷锋与暖锋 D.迎风坡与背风坡
读高空等压面示意图,回答9-13题。
9.气压较高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0.地面受热的是( )
A.A B.B C.C D.D
11.易成云致雨的是( )
A.A B.B C.C D.D
12.日温差较大的是( )
A.A B.B C.C D.D
13.如果是白天,最可能是陆地是( )
A.A B.B C.C D.D
读气压带风带示意图,回答5-8题。
5.该图表示的是北半球的( )
A.冬季 B.夏季 C.春季 D.冬至
6.①②③④中为多雨带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7.在③的作用下,大陆西岸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
A.地中海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热带雨林气候
8.图上表示的季节时,南非南部的开普敦气候特点是( )
A.高温多雨 B.炎热少雨 C.温和多雨 D.温和少雨
4.下列各因素,能够决定气温分布格局的是( )
A.大气环流 B.地面起伏 C.纬度位置 D.人类活动
3.下图中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
2.下列地理现象及形成原因,按内在联系正确的概念是( )
A.日出前的黎明和日落后的黄昏天空仍然是明亮的--大气的散射作用
B.夏季天空多云时,白天不会太热--大气的散射作用
C.早春和晚秋阴天的晚上不会有霜冻--大气逆辐射弱的作用
D.城市上空的雾和低云比郊区多--空气中的水汽较多
1.同一经纬度“高处不胜寒”的原因是( )
A.气压低 B.空气稀薄 C.获得的太阳辐射少 D.获得的地面辐射少
9、 自然界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及其对地表的影响
水循环是自然界四大循环之一
(1)图中浅蓝色箭头表示海陆间大循环的六个环节;
其意义:陆地水得到补充和更新,水资源得以再生
(2)图中灰色和深色箭头分别表示陆地和海洋上的各自水循环
其中由陆地循环补给陆地水体的水量很少
(3)水循环对地表的影响
A不断更新淡水资源,维护全球水的动态平衡,是最活跃的物质循环之一
B对地表太阳辐射能起着吸收、转化、传输和调节的作用,从而使地表各圈层间、陆地海洋之间实现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
C影响全球气候和生态
D塑造地表形态,如水蚀地貌、水积地貌等
10、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生物对环境的指示作用
生物对地理环境的作用,归根结底是由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无机物 有机物;太阳能 生物能(或化学能)
生物循环:绿色植物合成有机质 动物
环境 微生物分解
(其中粉色箭头表示有机质流动;黑色箭头表示无机质流动)
生物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1)促使自然界物质和化学元素迁移运动、能量流动转化,从而把地理环境中有机界和无机界联系起来。
(2)改造三大圈层,地球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形成了适宜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
大气圈成分的改变;
陆地水成分的改变;绿色植物参与水循环,改善了陆地水分状况
生物出现后加快了岩石风化,促进了土壤的形成;沉积岩多是在生物的参与下形成的
(3)环境效益(因地而异):
A净化空气、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从而改善生态条件,保护农田、牧场,保障农牧业稳产高产;
B城市绿地具有吸烟除尘、过滤空气、降低噪音及美化环境的作用
生物对环境的指示作用
植物生长对环境(其中气候的光、热、水的影响制约突出)依赖性大,并适应环境,因而对环境有明显的指示作用
骆驼刺--干旱环境;荷花--水湿环境;
“枣发芽,种棉花”--植物对气候的指示;
矮牵牛叶片受损--二氧化硫污染的指示
11、土壤的形成及其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1)形成过程:
风化 低等生物着生 高等植物着生
岩石 成土母质 原始土壤 成熟土壤
(2)生物在土壤形成过程起着主导作用
低等植物和微生物在母质上着生,标志成土的开始
生物的出现,使岩体风化加快,母质肥力不断发展;
生物对母质的改造:一是有机质的积累过程;二是养分元素的富集过程
选择性吸收 光合作用
微生物 |
矿物养分 植物 有机质
土壤肥力 腐殖质
(3)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处于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相互紧密接触的过渡地带,是陆地环境各要素综合作用的产物;
土壤是地表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非常活跃的场所,是联系有机界和无机界的中心环节;
土壤具有能够生长植物的肥力特性,为植物生长提供条件,从而使地表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
12、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待查)
自然资源能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提供原料、能源和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
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需要一定的技术条件和资金投入
13、土地资源、气候资源、海洋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物资源的特征和组成
(1)陆地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 |
属性 |
组成 |
共性特征 |
土地资源 |
可再生 |
|
1、 陆地自然资源是有限的 2、 陆地自然资源的利用潜力是无限的 3、 陆地自然资源有一定的分布规律 4、 一个地域的自然资源组成相互联系的整体 |
气候资源 |
可再生 |
光、热量、降水、风等 |
|
水资源 |
可再生 |
|
|
生物资源 |
可再生 |
|
|
矿物资源 |
非可再生 |
|
(2)海洋资源
类型 |
组成 |
特征 |
海洋化学资源 |
食盐、镁、溴、淡水等 |
|
海洋生物资源 |
鱼、虾、贝、藻等 |
海洋渔业资源主要集中在沿海大陆架海域 |
海洋矿产资源 |
大陆架:油、气等 滨海带:砂矿 海盆:锰结核 |
|
海洋能源 |
潮汐发电和波浪发电等 |
可再生、能量密度小、无污染 目前工程投资大、效益不高 |
海洋空间资源 |
生产空间、通信空间、电力输送、储藏空间、文化娱乐空间、交通运输空间 |
其环境和生态条件复杂和特殊。其开发对科学技术和资金投入的依赖性大、技术难度高、风险大 |
14、人们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采取的措施(待查)
15、气象灾害、地质地貌灾害的危害,自然灾害的监测和防灾减灾措施
(1)气象灾害
类别 |
危害 |
监测和防减灾措施 |
台风 |
强风、特大暴雨、风暴潮,给沿海地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
加强台风的监测和预报,是减灾的重要措施;主要利用气象卫星进行探测 |
暴雨洪涝 |
暴雨会造成严重的洪涝灾害 |
利用气象卫星对暴雨、洪水进行监测和预报,可以有效减灾; 防洪需工程措施(筑堤、整治河道、修水库等)和非工程措施(建立洪水预警系统、居民应急撤离对策、防洪保险等)相结合进行 |
干旱 |
粮食减产、人畜饮水困难,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 |
因地制宜进行农林牧相结合的农业结构;改善干旱区农业生态环境;选种耐旱作物;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防护林建设等 |
寒潮 |
伴有大风、雨雪、冻害等现象 危害农作物;大风能翻船、倒屋、破坏牧场;雪灾冻雨造成通信输电线路中断、交通受阻 其影响范围大,并多灾并发 |
无有效的防御手段,提前发布准确的寒潮警报可减少一定损失 |
(2)地质灾害
类别 |
危害 |
监测和防减灾措施 |
地质灾害的关联性 |
地震 |
危害和影响最大的地质灾害 |
1、 加强地质灾害的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 2、 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 3、 实施一些预防措施 4、 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减灾意识 |
1、 成因上的关联性 如地壳活跃之地,往往多火山活动和地震 2、 原发性的主灾往往会诱发其他灾害 如地震引发滑坡、 火山喷发引发地震 3、 人类活动及其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可诱发地质灾害 如破坏植被是泥石流加剧的重要原因 |
火山喷发 |
高温熔岩和厚厚的火山灰,摧毁房屋和道路,危及人类生存 |
||
滑坡 |
破坏和掩埋农田、建筑物和道路,造成人员伤亡 |
||
泥石流 |
堵塞江河、摧毁城镇村庄、破坏森林、农田、道路,危害生命财产、生产以及环境 |
16、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作用形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地理环境要素组成:大气、水、岩石、地貌、生物和土壤
地理环境四大循环:大气循环、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地质循环
陆地环境各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其中某一要素的改变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环境的改变
17、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即自然带的分布规律)
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或海拔不同 气候(水热组合)等要素的不同 自然带
(1)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因太阳辐射的纬度变化(热量差异为主)
(2)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因海陆分布,由沿海向内陆的变化(水分差异为主)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由山麓到山顶的水热差异;与(1)的规律近似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