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225631  225639  225645  225649  225655  225657  225661  225667  225669  225675  225681  225685  225687  225691  225697  225699  225705  225709  225711  225715  225717  225721  225723  225725  225726  225727  225729  225730  225731  225733  225735  225739  225741  225745  225747  225751  225757  225759  225765  225769  225771  225775  225781  225787  225789  225795  225799  225801  225807  225811  225817  225825  447348 

如图1是我国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某新兴城市人口增长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单位)

万人

图1

1.1997年至1998年,该城市的人口增长率是                (   ) 

A.16.7%      B.14.3%      C.0.9%        D.5.7%

2.1991年至1998年,该城市人口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

A.人口出生率高   B.人口死亡率低    C.大量人口迁入   D.原有人口基数小

试题详情

35.雪线是指多年积雪区和季节积雪区的界线,雪线处的年降雪量等于年消融量。右图是雪线地球上的分布状况图。读下图回答问题。(7分)

(1)从图示信息看,造成地球上雪线海拔高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1分)

  (2)与雪线纬度分布规律基本相似的是(  )(1分)

A.气温的线纬度分布规律   B.降水量的线纬度分布规律 

C.盐度的线纬度分布规律   D.对流层高度的线纬度分布规律

  (3)试分析图中②、③处比①雪线分布海拔高的原因。(3分) 

  (4)结雪冰川虽然地处高纬和高山地区,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不是很大,但对于某些特殊区域来说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试举中国的一个实例并加以说明。(2分) 

试题详情

34.下图为亚洲东海岸某地海陆分布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7分)

 

(1)从地质构造上看,甲山地属于           构造,分析回答甲处地貌形态形成的原因:                            。(2分)

  (2)乙处的地质构造常形成           (地形),与此成因相似的我国名山有       。(2分)

  (3)丙区域常出现的地质灾害主要是          (选择填空)。(1分) 

A.暴雨、泥石流     B.火山喷发、地震

C.台风、海啸       D.洪涝、滑坡

  (4)丁处不宜修建水库,原因是                  。(2分)

试题详情

33.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图中丁→甲→丙→丁过程属于                 循环。水循环的主要地理意义是                            

                          。(4分)   

  (2)水循环对乙图所示地区直接提供的资源主要有               资源。丙图中三角洲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3分)

  (3)目前,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来源于水循环的(填字母)       环节。人类可以通过                 措施来改善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以更好地满足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3分)

试题详情

32.(1)呈东西延伸(2分)主要影响因素是纬度(2分)  

  (2)该地临近强大的冬季风源地(蒙古-西伯利亚高压),(2分)冬季受其影响大,气温比同纬度地区低很多(2分);夏季气温与同纬度相比差别不大(2分),因此导致平均气温偏低,0℃等温线纬度位置偏低 

  (3)图中-3℃等温线在甲处向南弯曲表示该地气温比两侧低(2分),是由于该地为山脉(大兴安岭),海拔较高所致(2分)

试题详情

32.(14分)读我国东北北部地区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图中0℃等温线的分布特点及主要影响因素。(4分)

(2)与该大陆西部相比,该地0℃等温线的纬度位置偏低,主要原因是什么?(6分)

(3)图中-3℃等温线有一段明显弯曲,原因是什么?(4分)

试题详情

31.读下图(图中ABC为昏线,且与极圈相切),回答问题。(8分)

 

  (1)将图甲反映的信息,转绘到乙图中(图中虚线表示回归线、极圈,画出太阳光线、晨昏线,用斜线表示夜半球)(2分)

  (2)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        ,北京时间为     点。(2分)

  (3)此时        经线和      经线将全球分为两个不同的日期。(2分)

  (4)该日,地球公转速度较        (快、慢),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                                

                     。(2分)

试题详情

根据表1资料,回答28-30题。

表1  97°W附近某山东坡年均温、自然带垂直分布

海拔(m)
<640
640~1800
1800~3420
3420~4100
4100~5700
年均温(℃)
28~24
24~18
18~12
12~6
<6
自然带
热带雨林带




28.下列选项中,数码代号、自然带、农作物的正确组合是           (   )

     A.①-亚热带和温带阔叶林带-水稻    B.②-高山针叶林带-玉米

     C.③-高山针阔混交林带-花生         D.④-高山草地带-小麦

29.该山地最适宜人类聚居的地带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30.对该山所在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终年受赤道暖流影响

     B.东北信风对自然带基带的形成有影响

     C.位于板块生长边界 

     D.河流源远流长

第Ⅱ卷(综合题  共40分)

试题详情

古诗云:“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据此回答26-27题。

26.从地理学角度看,古诗描述的是                                               (   )

     A.由赤道到两极的域分异                B.从山麓到山顶的地域分异

     C.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             D.从平原到高原的地域分异 

27.从塞北到江南的景观差异,产生的基础是                                      (   )

     A.水分             B.光照             C.土壤             D.热量

试题详情

读图回答24-25题。

24.图中地质构造形成并出露地表的主要原因是岩层  (   )

     A.受挤压,经侵蚀                      

     B.受挤压,经风化

     C.受张力,经搬运                      

     D.受张力,经沉积

25.形成图中乡村聚落最基本的环境条件应该是(   )

     A.地质灾害少      B.土地可以耕牧

     C.河湖密度大      D.旅游资源丰富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