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4.下列关于人口迁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我国“十一黄金周”,大批国内外游客前往八达岭长城,这种现象属于人口迁移
B.19世纪以前,国际人口迁移的总特点是以集团性、大批的移民为主
C.人口迁移对迁出地有益无害
D.人口迁移对迁入地有益无害
3.下列人口空间移动属于人口迁移的是 ( )
A.游牧民的迁移
B.有两处或多处居住地的人在不同居住地之间流动
C.日本人去美国定居
D.中国人去欧洲旅游
某市2005年末统计共有人口500万,2006年内共计死亡6万人,出生5万人,迁出2万人,迁入4万人。据此回答1-2题。
1.2006年该市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 )
A.-0.2% B.1.2% C.3.8% D.1%
2.下列有关该市人口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市人口总数在减少
B.从人口数量变化特征看,该市不可能位于中国
C.该市人口数量的变化以机械增长为主
D.该市的人口年龄出现老龄化
59.下图为美国和中国东北地区农业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两个地区从农业地域类型看,都属于 (1分)
(2)影响两个地区小麦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4分)
(3)下表为美国和我国东北玉米带的比较: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两地玉米单产美国玉米带高于我国玉米带,究其原因是
从自然条件看: (3分)
从社会经济条件看: (2分)
厦门一中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58.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该农场的农业地域类型 (1分)
判断理由是 (2分)
(2)该农业类型主要分布在 (发达或发展中)国家(2分)
(3)该农场这种生产方式的优点是( )(2分)
A.畜牧业和种植业生产上互惠互利 ,形成良性农业生态系统
B.畜牧业和种植业时间上互补
C.农场经济收入不稳定
D.过度消耗土壤肥力
(4)从区位选择的角度,分析该农场在P农田种植花卉的有利条件(3分)
57.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读图13、图14回答问题。(15分)
(1)1950年至2000年,该地区城市发展变化的特征是 、 一般说来,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标志是 (3分 )
(2) 从图中看出,与F城相比,E城的城市规模从小到大,说明_______对城市发展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1分)
(3)图乙中的①、②两线中,反映G城人口变化特点的是__________线。这说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G城人口变化的特点是_______ ,其原因是存在________、________等社会经济问题(4分)
(4)城市的迅速发展会改变土地利用方式,并对自然环境各要素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如工业废渣中的有害物质会对土地质量产生不良影响。此外,城市的发展对自然环境其他要素的不良影响还表现在(7分)
①对生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对气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对降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对地下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6.人口负担系数= (14岁及以下人口数+65岁及以上人口数)/(15至64岁人口数)×100%。读1950年-2050年中国、日本和韩国人口负担系数比较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
(1)国际上一般把人口负担系数≤50%称为“人口机会窗口”期。据图,中国“人口机会窗口”期达到顶点在___ ____年前后,此时的人口负担系数约为__________。(4分)
(2)据图可知,日本“人口机会窗口”期长约为________年左右。(2分)
(3)关于“人口机会窗口”期的理解正确的是____ (2分)
A.由图可知,“人口机会窗口”期的人口增长模式类型为传统型
B.三个国家在“人口机会窗口”期劳动力充足且工资低廉
C.“人口机会窗口”期以后,15岁至64岁的人口比重下降
(4)“人口机会窗口”期对我国社会经济的有利影响是______ (2分)
读“我国中部、东北部、西部、东部四大地区之间人口流动示意图”(下图),回答54-55题。
54.下列关于各地区人口流动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四大地区中,人口净流入量最大的是东部地区
B.在四大地区中,人口净流出量最大的是中部地区
C.在四大地区中,相互之间人口流动总量最小的是中部地区与东北地区
D.在四大地区中,相互之间人口流动总量最大的是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
55.下列关于人口流动和人口迁移带来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对迁出地区有积极影响,对迁入地区有消极影响
B.对迁出地区有消极影响,对迁入地区有积极影响
C.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会制约城市经济发展并导致城市环境问题的产生
D.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有利于加强农村与城市各方面的交流
Ⅱ卷(满分45分)
53.北方的早春给农田盖薄膜,主要是通过改造当地自然环境的哪种因素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的?
A.热量条件 B.光照条件
C.地形条件 D.土壤条件
回答50-52题。
50.该种农业地域类型发展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①雨热同期 ②生产规模大 ③机械化水平高
④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A.①④ B.①③
C.③④ D.①②
51.不同地区,插秧的时间不同。如农谚所言,
广东是“清明谷雨时,插田莫迟疑”,四川为
“立夏小满正栽秧”,江苏则为“立夏浸种,
芒种栽秧”。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气候 B.水文
C.地形 D.植被
52.不同农业地域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自然条件不同 B.人文条件不同
C.技术条件不同 D.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