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人口迁移和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的重要现象。近年我国流动人口逐渐增加,2001年我国流动人口超过1.2亿。读图2和图3并回答4-5题。
4.2001年我国跨省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向是
A.从人口稠密地区流向地广人稀地区 B.从城市流向农村
C.从经济发达地区流向经济欠发达地区 D.从中西部地区流向东部地区
5.近年来我国东部大城市出现的“民工潮”现象表明
A.乡村城镇化速度加快
B.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化不足
C.大城市人口老化问题严重
D.影响我国近年来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国家政策的指引
人口金字塔结构图是反映人口年龄和性别结构的示意图。横坐标表示各年龄组的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百分比。中间的纵坐标表示人口年龄分组,左边表示男性人口,右边表示女性人口。图1是X、Y两国人口年龄金字塔结构图,回答1-3题。
1.Y 国人口增长模式属于
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B.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C.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D.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2.造成X、Y两国人口再生产类型的根本差异是
A.经济水平 B.教育水平
C.历史条件 D.自然条件
3.属于Y类型的国家有
A.尼日利亚 B.印度 C.泰国 D.日本
44、读世界部分地区农业地域类型图,回答下列问题。(7分)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农业地域类型的名称。
A、 ;B、 ; C、
(2)A类农业地域类型区位优势分别是:
①气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劳动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类农业地域类型:美国发展该种农业的优越区位条件除自然条件外,
还有 ;地广人稀; ;以及农业科学技术先进。
43、读“我国北方某城镇周围农业布局图”, 如果在A、B、C、D四处发展小麦、果林、蔬菜和乳牛生产,则:(9分)
(1)A处宜发展 生产,理由是 。
(2)B处宜发展 生产,理由是 。
(3)C处宜发展 生产,理由是 。
(4)D处宜发展 生产,理由是 。
(5)这里的蔬菜产区为了满足城镇居民冬季也能吃到新鲜蔬菜的需求,可根据
效应的原理,推广温室大棚生产,以改善作物生长的温度、光照、湿度、通风等因素,生产反季节蔬菜。
42.读“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比较变化曲线图”,回答问题。(5分)
(1)A、B两条曲线中代表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的是________曲线,。
(2)从图中可看出,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______,城市化水平_______,
(3)城市化中期加速阶段产生的城市化问题主要有哪些?
、 。
41.分析甲、乙两国的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
(1)甲、乙两国中,人口老龄化严重的是 国,理由是 。
(2)甲、乙两国中,近年人口净增数量大的是 国;人口出现负增长的是 国;具有发展中国家人口年龄结构特点的是 国。
(3)两国针对各自所面临的人口问题而采取的人口政策分别是:
甲国: , 。
乙国: , 。
40.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是以水分为基础的。
张家港高级中学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
高 一 年级期中考试 地理 试卷
第Ⅱ卷
39、自然地理环境是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联系形成的一个整体。
38、在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中,社会因素相对稳定,自然因素变化较快
37、农业地域的形成,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结果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