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6.下列各组国家中,都属于典型移民国家的是:
A.美国、德国 B.南非、埃及 C.日本、澳大利亚D.加拿大、新西兰
25.二战后,下列地区为由人口迁入地区变为迁出地区的是
A.欧洲 B.拉丁美洲 C.西亚和北非 D.北美
24.下列属于人口超过1亿且政府仍然大力推广鼓励生育政策的国家是
A.日本 B.中国 C.印度D.英国
下图为世界人口增长转变图,据图回答21-23题。
人口转变曲线示意图
21.在①②③④四点中,能代表工业革命至20世纪70年代期间世界人口增长状况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2.“十五”计划中要求我国人口控制在13.3亿,我国应采取的人口增长模式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3.为了缓和人口压力,我国应采取下列人口增长模式中的
图7为某地生态园的生产体系示意图,读图7回答18-20题。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生产体系的主导企业污染大气严重 B.该生产体系的主导企业靠近消费市场
C.该图中的农业地域类型属混合农业 D.图中的农业按投入的多少属于密集型农业
19.该生态园
A.实现了生产的完全无污染物排放 B.促进了甘蔗种植的企业化进程
C.摆脱了生产季节性和地域性 D.生产重点转向对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20.循环经济是21世纪发展的新亮点,该生态园的生产方式是循环经济模式的重要实践。”按照可持续发展观的要求,发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可以解决的两大难题是
①庞大的人口数量 ②生态恶化 ③资源超常规利用 ④经济超常规增长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轿车越来越多地进入家庭。据此回答15-17题。
15.家庭轿车的大量使用能够
A.降低燃油消费 B.提高交通效率 C.扩大居民出行 D.节省城市用地
16.对大城市来说,大量使用家庭轿车有利于
A.缓解道路交通压力 B.提高道路运行能力
C.城市连片发展 D.降低市中心常住人口密度
17.家庭轿车的大量使用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是
A.在城市上空形成臭氧层空洞 B.大范围的水体污染
C.大规模的酸雨危害 D.城市大气质量下降
2004年12月30日,中国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西气东输工程正式投入商业运营,结合下图我国“西气东输”主干管线示意图,回答13-14题。
13.“西气东输”管道线路的走向所考虑的主要经济因素是
A.地形类型 B.人口分布 C.城市分布 D.交通线路
14.“西气东输”管道的开通,对西部地区的好处有
A.变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B.拉动相关产业,激活沿途钢铁、水泥土建、机械、电子等工业的发展
C.提供大量劳动力和资金,带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
D.解决西部能源紧张状况
右图是铁路、水运、公路、管道四种运输方式的示意图,回答11-12题。
11.表示水运运输方式的是
A.X B.Y C.Z D.W
12.宜采用铁路运输的距离区间是
A.① B.② C.③ D.④
读右图4回答8-10题。
8.如果图示曲线表示城市化速度,则
A.A曲线可表示发达国家城市化过程
B.A曲线所代表的国家城市化速度快
C.B曲线所代表的国家会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D.B曲线所代表的国家城市化水平高
9.如果图示曲线表示传统工业和新工业发展速度,则
A.曲线A代表新工业的发展过程
B.曲线A所代表的工业往往要求分散分布
C.曲线B所代表的工业产品特点是“轻、薄、短、小”
D.曲线B所代表的工业多是接近原料产地或动力基地
10.下列工业地域中,可作为曲线B所示工业的典型代表的是
A.德国鲁尔区 B.日本神户 C.中国攀枝花 D.美国“硅谷”
2004年10月,中国超级杂交稻第三期目标现场实测结果表明:稻谷结实率达95%以上,每亩高产847公斤,并筛选出适合华南地区种植的两个中国新型香米新品种。这一结果标志着中国超级杂交稻育种研究继续领跑世界。回答6-7题。
6.水稻种植业的区位因素最主要的是
A.地形 B.气候 C.土壤 D.农业技术
7.从材料的分析可知,我国推广超级高产杂交水稻的重要意义是
A.提高粮食总产量 B.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
C.发展农业技术 D.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地位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