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225970  225978  225984  225988  225994  225996  226000  226006  226008  226014  226020  226024  226026  226030  226036  226038  226044  226048  226050  226054  226056  226060  226062  226064  226065  226066  226068  226069  226070  226072  226074  226078  226080  226084  226086  226090  226096  226098  226104  226108  226110  226114  226120  226126  226128  226134  226138  226140  226146  226150  226156  226164  447348 

下图为“某地土地利用图(左图)和农业产值构成图(右图)”,完成29-30题。

29、该区域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水稻种植业  B.种植园农业

C.混合农业   D.商品谷物农业

30、这种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是

A.劳动力投入多,科技含量低

B.商品率高

C.生产规模小,机械化程度低

D.生产灵活性差,市场适应性弱

试题详情

28、下图中,正确反映我国城郊农业变化趋势的是

试题详情

右图表示某地区农业生产投入的变化过程,读图回答26-27题。

26、上图农业生产投入中,人类活动对自然因素改造比较明显的是

A.农业机械、化肥、农药B.饲料加工、科学技术

C.灌溉水源、大棚    D.优良品种、城市

27、本地区由小麦种植改为蔬菜种植,影响农业地域类型发生变化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市场的变化         B.国家政策的变化

C.交通运输的变化         D.科技的发展

试题详情

25、如果图示曲线表示城市化速度示意图,则

A.A曲线可代表发达国家城市化过程

B.A曲线所代表的国家城市化速度快

C.B曲线所代表的国家普遍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D.B曲线所代表的国家城市化速度慢

试题详情

24、关于城市等级与其服务范围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城市一定位于城市服务范围的几何中心

②高级城市的服务范围被低一级城市服务范围所覆盖

③城市服务范围的大小与其等级成正相关

④同一级别城市的服务范围有可能发生重叠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试题详情

2008年8月25日清晨,我国上海市遭受百年一遇的特大暴雨的侵袭,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影响。据此回答22-23题。

22、暴雨对上海市的“突发性考验”,将“城市病”暴露无遗,“城市病”主要表现在

①环境质量下降②交通堵塞③城市人口比重不断上升④排水不畅⑤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⑤

23、有关该次洪水产生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A.降水强度大的结果                    B.城市地面硬化的结果

C.人口多的结果        D.城市绿地面积小

试题详情

右图是某城市地价分布示意图(地价等值线数值a、b、c、d、e依次递减),读图回答20-21题。

20、乙图中地价等值线弯曲程度的大小主要受

A.与商品产地距离大小的影响

B.与市中心距离大小的影响

C.交通通达度高低的影响 

D.环境质量优劣的影响

21、⑤最有可能分布的城市功能区是

A.中心商务区    B.行政办公区

C.旅游休憩区    D.科教文化区

试题详情

读某城市简图(如右图),回答18-19题。

18、图中地租水平最高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9、图中功能区规划合理的是:

①中心商务区   ②工业区

③高级住宅区   ④低级住宅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试题详情

右图反映的是英国某大城市居住空间的演变过程,分析回答16-17题。

16、城市居民向郊区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①市中心地价昂贵,环境恶化

②城市工业区、金融中心向郊区迁移

③低收入群体集中于市中心,社会治安差

④现代交通的发展,节约了通勤时间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7、迁往郊区的居民大多属于

①高收入群体   ②低收入群体

③中产阶级群体  ④孤寡老人群体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试题详情

15、清代华北大旱,赤地千里,河北及山东的饥民,大批出山海关,移民于东北。地理学中最适于用来解释华北人口迁移的概念是

A.交通通达性    B.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C.经济区域专业化   D.环境人口容量的变化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