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1.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下列生产活动符合循环经济的是( )
A、秸秆焚烧还田B、矿渣生产水泥C、垃圾转移国外D、污水灌溉农田
读图,回答19-20题。
19、与19世纪初相比,20世纪中期的洞庭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八百里洞庭风光不再,面积减小 B、洞庭湖湖水变浅
C、洞庭湖入湖水系增加,调蓄洪水的能力上升
D、洞庭湖调节洪水的能力下降
20、引起20世纪中期洞庭湖水系变化的人为原因是( )
A、人口增多,人类大规模围湖造田
B、荆江河段大量的裁弯取直工程
C、退耕还湖 D、长江中上游防护林的建设
中国既是能源生产大国,又是能源消费大国,但每吨标准煤的产出效率仅相当于日本的10.3%、欧盟的16.8%、美国的28.6%。读中国和世界五种能源(石油、煤炭、核能、天然气、水电)消费结构图,回答17-18题。
17、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目前需要大量进口的能源在图中是指( )
A、a B、b C、c D、d、e
18、我国能源产出效率低的主要原因是( )
A、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 B、多高能耗,低产出的工业
C、管理不善,浪费现象严重 D、工业布局不合理
科学发展观是当今世界的一个热点问题,科学发展观即“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回答15-16题。
15、近年,“绿色GDP”日益成为专家和政府决策层关注的一个话题,以下有关“绿色GDP”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绿色GDP”的增长主要靠提高绿地面积和森林覆盖率来实现
B、“绿色GDP”的含义是不追求GDP的增长速度,而追求环境质量
C、“绿色GDP”的提高会增加资源的相对消耗量
D、“绿色GDP”的实质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16、近几年,北京郊区的农村在秋收以后,某些农作物的秸秆并不挖掉,而是等到第二春耕之前挖掉,这种做法的最主要好处是( )
A、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 B、涵养水源
C、防风固土,减轻沙尘天气危害 D、可以抽出时间种植反季节蔬菜
13、图中有机污染源在( )
A、① B、②
C、③ D、④
14、最容易导致鱼类死亡的河段是( )
A、M B、N
C、O D、P
12、下列活动可促进人地和谐统一的是( )
A、内蒙古高原毁草开荒 B、长江中下游围湖造田
C、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林的建设 D、渤海湾过度捕捞
2006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正式生效,该法的实施将从法律上保证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得用,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读下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0-11题。
美国10亿千瓦时发电量所需劳动力数量
煤炭、核能发电 |
太阳能发电 |
风电场 |
100-116人 |
248人 |
542人 |
10、我国政府积极推进可再生能源的利用,这可以( )
①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增加就业岗位
②利用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具有清洁、集中的特点
③缓解我国能源相对短缺的局面,同时利于环境的保护
④使大气层中臭氧含量迅速减少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1、新疆和内蒙古的风能资源都丰富,对其合理的认识是( )
①接近冬季风源地,风速较大,是这里风能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
②建设三北防护林将会使这些地区风速降低,不利于我国可再生能源法的实施
③由于两地均以高原地形为主,有利于风电场的建设
④风速过大,会导致地表侵蚀,产生沙尘天气,并加剧土地荒漠化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008年11月22-23日,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十六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秘鲁召开。APEC悉尼峰会讨论的议题中,最紧迫、最有意义的是气候变化和清洁生产问题。据此回答6-7题。
6、为减少污染,我国工业发展中应注意( )
A、减慢工业发展步伐,降低国民经济发展速度
B、先大力发展经济,再加大环保投入
C、发展清洁生产技术,减轻环境污染程度
D、我国目前环境质量较好,不必采取治理环境措施
7、下列有利于我国有效控制或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措施,合理的是( )
A、大量进口石油,降低煤炭使用量 B、改善能源结构,开发新能源
C、严格限制工业的快速发展 D、颁布法律,禁止一切砍伐森林的行为
9、有关我国草原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全球变暖对我国草原生态环境影响不大
B、经济贫困是导致草原退化的唯一原因
C、划分草原保护区和畜牧放养区,可使草原生态得以保护
D、只要控制超载现象,就能够完全控制草原退化
5、下列广告用语在科学性上没有错误的是( )
A.这种饮料中不含任何化学物质 B.这种蒸馏水绝对纯净,其中不含任何离子
C.这种口服液含丰富的氮、磷、锌等微量元素 D.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4、有关图示地区生态环境的正确
叙述的是( )
A、生态环境危急程度与人口密度呈正相关
B、生态环境危急区的自然植被以荒漠与草
原为主
C、人口密度在400人/平方千米以上的地区
为生态环境极危急区
D、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区也是生态环境问题
最小的地区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