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下表是西藏各站点0.8米深度年代平均地温距平(℃)资料,据此完成7-8题。
年代 |
拉萨 |
泽当 |
当雄 |
安多 |
日喀则 |
1970S |
-0.8 |
-0.2 |
-0.1 |
-0.2 |
-0.5 |
1980S |
-0.1 |
0.1 |
0.1 |
-0.2 |
-0.2 |
1990S |
0.9 |
0.1 |
0.1 |
0.3 |
0.6 |
7.表中数据表明( )
①就年平均地温而言,呈逐年升高趋势 ②20世纪70年代西藏地区地壳活动弱 ③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变暖趋势明显
④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藏地区植被破坏严重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解析] 西藏平均地温距平上升,主要是全球气候变暖的结果。
[答案] C
8.根据西藏地区年代平均地温的这种变化,可以推测( )
①全球降水量有增多趋势 ②阿尔卑斯山多年冻土最大深度呈明显增加趋势 ③乞力马扎罗山山顶冰川面积不断萎缩 ④青藏铁路沿线冻土活动层厚度加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 全球气候变暖,使全球许多著名高山的冰川后退,青藏高原永久冻土上面的活动层厚度会加大。
[答案] B
读我国城市在不同区域地形类型分布表,回答5-6题。
地形类型 |
城市数 |
百分比(%) |
滨海平原/丘陵 |
21 |
7.3 |
三角洲平原 |
17 |
5.9 |
平原中腹 |
29 |
10.0 |
山前洪积、冲积扇平原 |
63 |
21.8 |
平原与低山丘陵邻接地带 |
20 |
6.9 |
低山丘陵区的河谷 |
76 |
26.3 |
高平原 |
6 |
2.1 |
高原山间盆地或谷地 |
41 |
14.2 |
中山谷地 |
15 |
5.2 |
高山谷地 |
1 |
0.3 |
全国城市 |
289 |
100.0 |
5.我国城市比例较高的地形类型,其有利于城市分布的原因是( )
A.地形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
B.盆地地势平坦,有利于建城
C.河谷区具有排污水和泄洪的功能
D.气温凉爽,土壤肥沃,利于农耕
[解析] 从表中可知,平原地区有利于城市的发展,其地形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
[答案] A
6.下列城市与其分布地形类型对应正确的是( )
A.太原--低山丘陵区的河谷
B.青岛--三角洲平原
C.石家庄--山前洪积、冲积扇平原
D.拉萨--中山谷地
[解析] 石家庄位于太行山脉山前冲积扇上。
[答案] C
如果每个气候资源类型以3个阿拉伯数字表示,三个数字从左至右分别表示水分、热量、光照的质量等级。读我国气候资源类型分布表,回答3-4题。
地区 |
青藏 地区 |
四川 盆地 |
南方 大部 |
华北 地区 |
西北 大部 |
东北 大部 |
塔里木 盆地 |
X |
类型 |
214 |
441 |
442 |
333 |
124 |
323 |
Y |
312 |
3.X地可能是( )
A.柴达木盆地 B.漠河附近地区
C.台湾西部平原 D.江汉平原
[解析] 漠河位于东部季风区,纬度较高,因此热量、光照的质量等级较低,水分的质量等级较高。
[答案] B
4.Y类型代号应为( )
A.134 B.421
C.143 D.222
[解析] 塔里木盆地深居内陆,受海洋水汽影响小,因此水分的质量等级低。由于所处纬度偏高,晴朗天数较多,光照的质量等级比热量的质量等级高。
[答案] A
2008年,我国旱涝灾害频发。往年易受洪涝影响的省区如黑龙江、吉林、广西、湖南等地区,发生了罕见旱情,一些地区因旱灾出现临时饮水困难。与此同时,淮河发生了流域性大洪水;西南、西北等地发生了山洪灾害。据此完成1-2题。
1.在我国,干旱与洪涝常相伴而生,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季风活动 B.地面状况
C.太阳辐射 D.海陆位置
[解析] 此题考查季风对我国天气、气候的影响。我国的季风气候典型,季风活动的强弱会影响我国南北地区的旱涝灾害。
[答案] A
2.若发生的旱涝程度大致相同,对下列地区造成的灾害损失最严重的是( )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东北平原
C.黄土高原 D.云贵高原
[解析] 此题考查旱涝灾害的影响。农业生产具有地域性、季节性和周期性特点,我国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的农业以水田为主,受旱涝灾害的影响最大。
[答案] A
15.根据有关地理知识,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3-16-12
(1)在A、B、C、D四地中,年太阳辐射总量和年日照时数最少的是________(填写字母)地。主要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C、E、F、G四地中,年均气温最高的是______(填写字母)地。其中,年均降水量最少的是______(填写字母)地,据此判断,年太阳辐射总量最多的是______(填写字母)地。
(3)在A、B、C、D、E、F、G七地中,太阳辐射能最丰富的是______(填写字母)地,主要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目前太阳能热水器正在许多城市得到推广使用。请你从能源利用的角度,说明推广使用太阳能热水器的理由及其局限性。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局限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太阳辐射能是人类生产、生活的能量源泉。本题通过比较的方式考查了我国太阳辐射能和年日照时数的分布特点、形成原因以及太阳辐射能的开发利用问题。第(1)题,A、B、C、D四地都处于30°N附近,它们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和昼夜长短相当,但由于地势和天气(如云量多少)因素的影响,年日照时数和年太阳辐射总量有很大的差异。第(2)题,C、E、F、G四地所处经度相当,但纬度不同。结合我国气温和降水特点可判断出:E地年均温较高,G地年均降水量较少。G地虽然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小,但由于晴天多,日照时间长,故在四地中年太阳辐射总量最多。第(3)题,A地处青藏高原,是我国太阳辐射能最丰富的地区。第(4)题,推广使用太阳能热水器的理由要思考太阳能的优点,如它是一种可再生、无污染的清洁能源,但受天气等因素的影响,具有不稳定性。
[答案] (1)B B地位于四川盆地,多阴雨云雾,晴天少
(2)E G G
(3)A A地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好
(4)太阳能可再生、无污染 易受天气影响,能量不稳定
14.读太阳黑子与年降水量的相关性图,回答下列问题。
(1)太阳黑子产生在太阳的 层,黑子实际上并不黑,只是因为它的 比太阳表面其他地方低,所以才显得暗一些。黑子数目多的年份称为 ,黑子数目少的年份称为 。在黑子活动高峰年, 的强度也相应增大,特别是 爆发时,太阳风格外强烈。
(2)70°N-80°N的降水量变化与黑子相对数之间的关系是 。60°N-70°N的降水量变化与黑子相对数之间的关系是 。
(3)图中反映出许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与 活动有一定的相关性,其变化周期约为 年。
(4)太阳活动除黑子外,还有发生在色球层的 、 和日冕层的 等。太阳活动除对地球气候产生影响外,还会引起大气电离层中强烈的电磁扰动- ,影响 通信,干扰电子设备,甚至威胁运行在太空中的航天器的安全。
[解析] 本题考查对太阳活动及其影响等知识的掌握情况。回答第(2)题时要注意正相关、负相关与正比例、反比例是不同的概念,前者不存在比例关系。
[答案] (1)光球 温度 黑子活动高峰年 黑子活动低峰年 太阳风 耀斑
(2)正相关 负相关
(3)黑子 11
(4)耀斑 日珥 太阳风 磁暴 无线电短波
13.北京时间2009年10月29日14时13分,太阳风暴袭击地球,太阳日冕层抛射出的大量带电粒子流扰动电离层,产生了强磁暴。读“太阳外部结构示意图”可知,这次到达地球的带电粒子流来自于图中的……………………………………………………( )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解析] 图中甲为光球层,乙为色球层,丙为日珥,丁为日冕层。在此基础上,结合题干叙述的“太阳日冕层抛射出的大量带电粒子流”,就很容易得到正确答案。
[答案] D
(2009年潍坊模拟)读下图,完成11-12题。
11.图中太阳电池的运行轨道属于…………………………………………………………( )
A.恒星轨道 B.彗星轨道
C.行星轨道 D.卫星轨道
12.图中开发的能源类型,是………………………………………………………………( )
A.太阳风 B.核能
C.太阳能 D.光能
[解析] 图中太阳电池的运行轨道是围绕地球的,所以属于卫星轨道。由图知,太阳电池开发的是宇宙中的太阳能资源。
[答案] 11.D 12.C
据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报告称,北京时间2006年12月13日10时40分,太阳又发生一个X3.4级大耀斑。此次耀斑爆发从12月5日延续至19日,多次出现特大磁暴。根据太阳活动的周期性规律可知,目前正处于太阳活动极小年,却发生如此强烈的太阳活动,值得认真研究。据此回答9-10题。
9.耀斑形成于………………………………………………………………………………( )
A.太阳内部 B.光球层
C.色球层 D.日冕层
10.太阳活动所产生的带电粒子流到达地球后,地球上可能出现的现象有……………( )
①地球各地出现极光现象 ②地球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③呼机、移动电话等会失灵 ④漠河地区出现“白夜”现象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
[解析] 耀斑是色球层上突然增亮的现象,又称“色球爆炸”。太阳活动能使地球两 极地区出现极光现象,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引发“磁暴”等现象。
[答案] 9.C 10.D
我国古书曾记载:“公元前28年三月乙未,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据此回答6-8题。
6.记载中所说的黑气是指…………………………………………………………………( )
A.耀斑 B.X射线
C.紫外线 D.黑子
7.这种现象发生在太阳的…………………………………………………………………( )
A.光球层 B.色球层
C.日冕层 D.内部
8.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黑子区域是太阳表面的低温区域
B.黑子区域温度比周围高
C.黑子区域释放出大量的水汽
D.黑子区域含有大量的水汽和尘埃
[解析] 解此题的关键是抓准关键词语:“黑气”“居日中央”。黑子是太阳光球层上出现的暗黑色斑点。“黑子不黑”,只是它的温度比周围要低,所以显得暗一些。
[答案] 6.D 7.A 8.A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