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227529  227537  227543  227547  227553  227555  227559  227565  227567  227573  227579  227583  227585  227589  227595  227597  227603  227607  227609  227613  227615  227619  227621  227623  227624  227625  227627  227628  227629  227631  227633  227637  227639  227643  227645  227649  227655  227657  227663  227667  227669  227673  227679  227685  227687  227693  227697  227699  227705  227709  227715  227723  447348 

11.下列叙述不符合我国国情基本特点的是(  )

A.人口多,底子薄,沿海与内地发展不平衡

B.资源相对不足,能源利用率低

C.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问题突出

D.地大物博,人均资源量位居世界前列

[解析]选D。我国资源总量丰富,但由于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不足。

  传统经济是由“资源-产品-污染物排放”所构成的物质单向流动的经济。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据此回答12、13题。

试题详情

10.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遵循三个原则,下列行为符合公平性原则的是(  )

A.积极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在我国乡村地区大搞开发区和工业园区

B.参与国际合作,共同治理大气污染

C.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保持适度的人口规模

D.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推进西部大开发

[解析]选D。在我国乡村地区大搞开发区和工业园区,不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参与国际合作,共同治理大气污染,符合共同性原则。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保持适度的人口规模,符合持续性原则。统筹区域协调发展,体现了地区间的公平性原则。

试题详情

9.下列符合可持续发展观念的行为有(  )

A.用塑料袋购物,用后丢掉

B.玩具、书籍用完后及时放入垃圾箱,保持环境整洁

C.只选购价格便宜的食品,注意节约

D.在家庭提倡水的重复使用

[解析]选D。循环用水、节约用水符合可持续发展观。旧书籍应赠与他人,购买绿色食品,不乱扔塑料袋。

试题详情

8.下列关于该图反映的问题叙述正确的是(  )

A.随着工业化水平提高环境质量自然会提高

B.环境质量不断提高取决于环保政策的不断完善

C.环境质量的提高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人类认识能力的增强

D.环境质量与工业化发展阶段呈正相关

[解析]7选C,8选C。第7题,英国是世界上工业化最早的国家,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中期。第8题,工业化后期环境质量提高的原因有两个:一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有能力治理污染,使环境质量不断提高;二是面对越来越严重的环境问题,人们不断调整自己的社会行为,积极保护和改善环境,使环境质量逐步提高,缓解人类与自然之间日渐尖锐的矛盾。如果单纯依靠科学技术手段和工业文明的思维定式去协调,是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人类必须调控自己的社会行为,以及改变支配自己社会行为的思想,才能使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得到持久的协调发展。

试题详情

7.最典型地反映出这种关系的城市是(  )

A.柏林        B.华盛顿

C.伦敦        D.莫斯科

试题详情

   读世界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和人口总量图,图中横轴上宽度为人口数示意,纵轴上高度为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面积为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分析后完成4-6题。

4.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多的国家是(  )

 A.中国   B.美国   C.前苏联    D.加拿大

5.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可引发的大气环境问题是(  )

A.酸雨           B.臭氧层破坏

C.全球变暖         D.水土流失

6.美国政府表示将不承担《京都议定书》所规定的削减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义务,受到世界各国的一致批评和抗议。美国政府的这一做法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  )

①持续性原则       ②共同性原则

③公平性原则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    D.①③

[解析]4选B,5选C,6选B。第4题,由题干可知,图示面积最大的国家是美国,为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多的国家。第5题,二氧化碳属温室气体,能大量吸收长波辐射。其过量排放会造成全球变暖。第6题,全球性环境问题需要世界各国共同治理。美国此举违背了环境问题共同治理的共同性原则和各国与地区之间的公平性原则。

   下图反映了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读图,回答7、8题。

试题详情

3.关于这一时期人地关系的正确叙述是(  )

A.征服自然,试图成为自然的主宰

B.崇拜自然,对自然既恐惧又依赖

C.改造自然,开发利用土地、水等资源

D.寻求人地协调

[解析]2选B,3选C。我国东汉时期是典型的农业文明时期,人们从事的主要是农业活动,因此主要是通过耕作、灌溉、施肥等农业技术手段,作用于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利用气候资源,生产出稳定而可靠的食物,在这一时期,人类已能通过一定的手段和生产活动改造自然。

试题详情

2.狩猎生产图反映出的人类

对自然环境施加的技术手段

是(  )

A.采集与渔猎  B.耕作与灌溉

C.采矿与冶炼  D.建坝与筑路

试题详情

1.下列关于一定历史时期人地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采猎文明时期,人受地的制约比较小

B.农业文明时期,人地关系得到和谐发展

C.产业革命之后,人地关系开始出现矛盾,局部地区产生环境问题

D.到了近代,人们对人地关系的认识逐渐走向系统化和科学化

[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人地关系的历史演变。原始的采猎文明时期,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在人地关系中是被动的,受地的制约比较大,对地的影响比较小。农业文明时期,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使农业种植范围扩大。由于不合理的耕作、灌溉和放牧等方式,局部生态环境遭到破坏。18世纪产业革命以来,工业生产排泄的“三废”和农用化肥、农药等有害物质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和破坏,可以说,这一阶段人地系统的资源与环境问题不是地区的、局部的,而是全球的。到了近代,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类逐渐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并且这种认识逐渐走向系统化和科学化。

   东汉时期狩猎生产图,上半部是弋射图,两个猎手正在向疾飞的群鸟弯弓瞄射。下半部是收获图,描写农夫们收割、采实、挑运的劳动场面。据此回答2、3题。

试题详情

17.读我国某生态农场平面示意图及其生产过程结构图,完成下列问题。(15分)

(1)该农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这里发展肉、蛋、奶、蔬菜、鱼生产主要的区位优势是_______。(6分)

(2)结构示意图所显示的生产过程中,过程______的环境效益最大。(3分)

(3)简析该农场建设生态农业所采取的主要措施。(6分)

[解析]由河流分布及通京塘高速公路可知该地区靠近京津大城市;从图中也可以看出,该地既发展畜牧业又重视粮食生产,农业地域类型属混合农业。图中显示生产过程3以沼气为中心,净化了环境,保护了土地资源,环境效益最大。该地建设生态农业措施分析可借鉴教材中北京留民营村生态农业的典例。

答案:(1)混合农业  靠近京津大城市,市场需求量大(2)3

(3)①调整产业结构,变单一种植业为农、林、牧、副、渔五业并举;②实行综合循环利用;③开发利用沼气等新能源。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