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5.影响X、Y、Z的主要农业区位因素是
A.市场 B.劳动力
C.水源 D.气候
26.如果要在X、Y、Z三地发展花卉种植、乳牛饲养、
小麦生产,下列方案最合理的是
A.X地种植小麦的经济效益最高
B.Z地应该发展花卉种植
C.距城市20-60千米远的地方适合饲养乳牛
D.小麦生产应位于距城市40-100千米处
上犹县位于江西省西南部,地处罗霄山脉中段的丘陵山区。依托县内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资源,其发展了“山上茶果竹、田间瓜菜米、栏内畜和禽、水里特种鱼”的生产模式。回答23-24题。
23.该地区茶的种植面积较广,影响茶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地形 B.水源 C.气候 D.土壤
24.读上犹县1978年和2007年农业内部结构图,可知引起当地农业内部结构变化的根本因素是
A.市场 B.气候 C.科技 D.劳动力
22、右图为城市化进程示意图,图②阶段城市发生的现象一般没有
A.交通问题得以缓解
B.与周边地区温差增大
C.工业污染日益严重
D.农业用地不断减少
不同等级的城市,提供的服务种类和服务范围是不同的。回答20-21题
20.我国某省区分布的城市有三类:①省会,②地级市,③县和县级市,其数目多少关系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①<②<③ C.②>③>① D.③<①<②
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城市里快餐店越多越好,因为这样可以方便居民
B.城市里快餐店比大酒店多,这是因为快餐店服务范围大,赢利多
C.小城镇上有快餐店,但可能没有大酒店,因为大酒店比快餐店需要更大的服务范围
D.城市越大提供的服务会越高,因而必须淘汰快餐店,多兴建大酒店
城市土地租金主要受距市中心距离和交通通达度的影响。读下图,完成18-19题
18.图中能正确表示从市中心到外缘
地租水平变化的一般趋势的曲线是( )
A.a 曲线 B. c曲线
C.b 曲线 D.d曲线
19.在地租最高峰和次高峰一般形成的
功能区是
A.商业区 B.工业区
C.住宅区 D.文化区
17.下列有关世界城市化进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大,增长快
B.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大,增长慢
C.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小,增长慢
D.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大,增长快
读中国、日本和韩国人口负担系数百年比较图[注:人口负担系数=(14岁及以下人口数+65岁及以上人口数)/(15-64岁人口数)×100%],回答14-16题。
14.国际上一般把人口负担系数≤50%称为“人口机会窗口”期。据上图,中国“人口机会窗口”达到顶点的时间为( )
A.1970年前后 B.1990年前后
C.2010年前后 D.2030年前后
15.据图可知,日本“人口机会窗口”期约为( )
A.20年左右 B.35年左右
C.45年左右 D.60年左右
16.“人口机会窗口”期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影响是( )
A.人口老龄化加剧,阻碍社会经济发展
B.生育率迅速上升,造成人口结构失衡
C.劳动人口过多,失业率下降
D.劳动力供给充足,社会负担相对较轻,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
13.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人口迁移表现出新的特点有
①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
②短期流动的人口减少定居移民增多
③欧洲由人口迁入地区变为人口迁出地区
④拉丁美洲由人口迁入变为人口迁出地区
⑤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亚和北非石油输出国也从境外招募了大批外籍工人
A.①③⑤ B.①②③④ C.①④⑤ D.①②③④⑤
下图是“某地区1950-1980年人口增长图”,据图回答11-12题。
11.30年间该地区( )
A.乡村人口增长了2000万人 B.城市人口增长了500万人
C.总人口增长了两倍 D.乡村人口增长了两倍
12.30年间该城市,城市化水平( )
A.大幅提高 B.略有提高 C.没有变化 D.略有下降
下表是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时“江苏省某市迁入人口年龄及性别统计表”。据此回答9-10题。
年龄段(岁) |
0-14 |
15-29 |
30-44 |
45-59 |
≥60 |
男性人口(万人) |
5.04 |
25.14 |
14.68 |
4.94 |
1.76 |
女性人口(万人) |
3.84 |
37.10 |
11.63 |
4.01 |
1.78 |
9.该市迁入人口的特征有( )
A.男性人口多于女性人口 B.以青壮年人口为主
C.人口迁移主要受政治因素影响 D.与该市原有人口年龄构成相似
10.迁入人口对该市的影响有( )
A.缓和了当地就业紧张局面 B.制约了该市的经济发展
C.增加了该市的被抚养人口 D.促进了该市的经济发展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