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2.已知3.2g某气体的分子数目为3.01×1022,由此推知该气体的摩尔质量是
A.64 B.32g·mol-1
C.32 D.64g·mol-1
11.设NA表示阿伏加得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1 mol NH3所含有的原子数为NA
B.常温常压下,22 .4 L氧气所含的原子数为2NA
C.在标准状况下,18 gH2O所含的氧原子数为NA
D.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的MgCl2溶液中,所含Cl-的个数为NA
10.用右图表示的一些物质间的从属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
X |
Y |
Z |
A |
氧化物 |
化合物 |
纯净物 |
B |
电解质 |
化合物 |
纯净物 |
C |
胶体 |
分散系 |
混合物 |
D |
置换反应 |
氧化还原反应 |
离子反应 |
9.在强酸性溶液中,下列离子组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是
A.Na+ K+ OH- Cl- B.Na+ Cu2+ SO42- NO3-
C.Ca2+ HCO3- NO3- K+ D.Mg2+ Na+ SO42- Cl-
8. 成语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中的瑰宝,许多成语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原理,下列成语中涉
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木已成舟 B. 铁杵成针
C. 蜡炬成灰 D. 滴水成冰
7.量取100mL碘的饱和水溶液,倒入分液漏斗中,然后再注入4mL四氯化碳,用力振荡
后静置,实验现象为
A.液体分层,上层为四氯化碳层,黄色
B.液体分层,上层为水层,紫色
C.液体分层,下层为四氯化碳层,紫色
D.液体分层,下层为水层,黄色
6.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一定要遵循正确的操作规范才能避免危险行为的发生,下
列行为中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A. 进入煤矿井时,用火把照明
B. 节日期间,在开阔的广场燃放烟花爆竹
C. 用点燃的火柴在液化气钢瓶口检验是否漏气
D. 实验时,将水倒入浓硫酸配制稀硫酸
5. 下列各组物质,按化合物、单质、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A. 烧碱、液态氧、碘酒
B. 生石灰、白磷、熟石灰
C. 干冰、铁、氯化氢
D. 空气、氮气、胆矾
4. 0.1mol/L的Na2CO3的含义是
A. 1L水中含有0.1mol Na2CO3
B. 1L溶液中含有10.6g Na2CO3
C. 将10.6g Na2CO3溶于1L水配成的溶液
D. 1L溶液中含有0.1molNa+
3.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电解质的是
A. NaOH B. H2SO4 C. 蔗糖 D. NaCl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