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228022  228030  228036  228040  228046  228048  228052  228058  228060  228066  228072  228076  228078  228082  228088  228090  228096  228100  228102  228106  228108  228112  228114  228116  228117  228118  228120  228121  228122  228124  228126  228130  228132  228136  228138  228142  228148  228150  228156  228160  228162  228166  228172  228178  228180  228186  228190  228192  228198  228202  228208  228216  447348 

25、读《海洋表面平均盐度和温度按纬度分布图》回答:(共6分)

试题详情

22.湿地是人类珍贵的自然遗产,我国近年来在东北开展了20项湿地保护示范工程,对约5 30万公顷的湿地进行保护。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湿地是一种特殊的(   )(2分)

  A.水资源    B.生物资源

C.土地资源   D、气候资源

(2)图中的我国东北湿地保护区分布在A     原、B     平原和嫩江源头。(2分)

(3)下列野生动物分布在我国东北湿地保护区的是(   )(2分)

A.羚羊、孔雀     B.丹顶鹤、天鹅 

 C.蓝马鸡、金丝猴   D.东北虎

(4)新中国成立后,东北湿地由“北大荒”变成“北大仓”,而环境问题也日益突现出来。下列环境问题与其不相关的是(   )(2分)    A.土地盐碱化      B.物种骤减 

 C.酸雨加重       D.沙尘暴增加

(5)今天人们又开始有计划地将“北大仓”逐步变成“北大荒”,有关其说法不正确的是(   )(2分) 

A.湿地、野生动物等构成了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  

   B.湿地在维护和优化生态系统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C.退耕还湿地是对湿地及其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D.沼泽地作为特殊的自然景观是极具开发潜力的旅游资源

23读长江流域示意图和50年代到90年代长江流域某些地理要素变化表,回答下列问题。(15分)

50年代和90年代长江流域某些地理要素的变化

 
流域水土
流失面积
森林覆盖率
主要湖泊
蓄水容积
湖泊面积
50年代
36.38万平方千米
(1957年)
22%
(1957年)
洞庭湖
293亿立方米
洞庭湖
4300平方千米
90年代
79.94万平方千米
(1986年)
10%
洞庭湖
174亿立方米
洞庭湖
2600平方千米

(1)长江流域是我国商品性农业生产基地最为集中的地区,其商品粮食基地分别有哪些?(4分)

(2)试从自然条件分析长江流域成为全国最重要的商品性作物基地有哪些有利条件?(5分)

(3)1998年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灾,直接经济损失达1000多亿元。但人民发现1998年长江洪水最大流量比1954年多1万多立方米1秒,水位创历史最高起点,结合材料分析形成这一现象的人为原因。(3分)

(4)为实现长江流域的可持续发展,当前应该采取哪些主要措施?(3分)

  24.读图“2月大洋表面海水等温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共14分)

  (1)图中①代表的是下列渔场中      (选择填空)

     A.北海道渔场                B.秘鲁渔场

      C.北海渔场         D.纽芬兰渔场

  (2)图中C、D、E、F四处海域盐度最高的是        

  (3)与大洋西岸等温线相比,大洋东岸等温线在甲处海域向          (南、北)方向突出,在乙处海域向      (南、北)突出,主要是甲处受         洋流(名称)的影响,乙处受 _______        洋流(名称)的影响。试分析洋流对甲、乙两海区沿岸气候的影响:流洋对甲海区沿岸气候的影响是:                    

                                         

 

试题详情

A、风力作用  B、地形的原因  C、密度的差异D、天体的引潮力 读图回答29-30题。

29.该类农业区所在地形属于                

   A.冲积扇

   B.河流沿岸平原

   C.河边滩地

   D.河流三角洲

30.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相比,该类农业区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是 

   A.热量充足    B.太阳辐射强  

C.水资源丰富    D.土壤肥沃

试题详情

28、潮汐形成的原因是

试题详情

27、北赤道暖流属于

A、风海流   B、密度流  C、补偿流  D、寒流

试题详情

26、喜马拉雅山处于

  A、处于生长边界         B、亚欧板块的内部

C、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D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

试题详情

图”回答24-25题。

24.该图所示的地区位于

   A.东半球,北半球               

   B.东半球,南半球

   C.西半球,北半球

   D.西半球,南半球

25.图中E、P两地等温线明显向北、向南弯曲,其主要原因说法正确是  

   A.P地:夏季,大陆增温快

   B.P地:受暖流影响

   C.E地:受暖流影响

   D.E地:夏季,海洋增温慢

试题详情

读右图,完成22-23题。

22.若该图为地球侧视图,且大圆为经线圈。P点自转线速度为0,且位于一大陆上。则M点的常规盛行风为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23.若该图为南极投影图,且大圆为赤道。则M处的洋流方向和性质分别为

A、顺时针、暖流   B、顺时针、寒流

C、逆时针、暖流   D、逆时针、寒流

读“某大陆及其相邻海洋的7月等温线分布

试题详情

目前,我国有近一半的人口、1/3的耕地和70%的工农业产值集中在面临洪水威胁的平原、盆地,以及大江大河的中下游地区。因此,兴修水利、防治水害、综合治理各大江大河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为此我国正在建设三峡工程。回答19-21题。 

19.长江三峡工程的巨大综合效益是

A.增加更多的旅游资源 

B.解决流域内众多人口的就业 

C.防洪、发电、航运、养殖和供水 

D.解决流域内众多的生态问题 

20.关于长江三峡旅游资源白帝城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四川省奉节县,它表述了三国时代蜀汉的故事具有非凡性特点 

B.位于重庆市奉节县,它表述了三国时代蜀汉的故事,具有历史文化价值 

C.位于湖北省秭归县,它表述了我国最早的大诗人屈原的故事,具有长存性特点 

D.位于湖北省秭归县,它表述了古代美女昭君的故事,具有科学研究价值 

21.关于长江三峡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三峡工程成败的关键在于大江截流和大坝工程 

B.三峡移民得到政府的重视和全国支援,难度不大 

C.三峡移民采取就近后靠安置和外迁安置相结合 

D.开发性移民主要是组织移民外迁安置,以减轻库区移民工作的压力 

试题详情

18.东北的耕地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其主要原因是

A.地势平坦广阔          B.土壤肥沃

C.降水丰沛            D.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