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再生产,从总体上看处于( )
A.“现代型” B.“传统型” C.“原始型” D.“过渡型”
27.读我国1950年至2000年人口数量变化表,回答问题(27分)
年份(年) |
1950 |
1955 |
1960 |
1965 |
1970 |
1975 |
1980 |
1985 |
1990 |
1995 |
2000 |
全国人口(亿) |
5.5 |
6.1 |
6.6 |
7.2 |
8.2 |
9.2 |
9.8 |
10.5 |
11.3 |
12.1 |
12.6 |
(1)在右表中画出我国人口增长的曲线图。(6分)
(2)从1950-1975年的人口年均增长率为 %,
1975- 2000年的人口年均增长率为 %。从计算
可以看出我国的人口增长速度明显放慢,但每年还
要增加1000多万,其原因是
。6分
(3)从下表分析人口增快引起的一系列问题。(4分)
|
世界 |
中国 |
美国 |
俄罗斯 |
A人均耕地(公顷/人) |
0.24 |
0.08 |
0.76 |
0.87 |
B1998年人均GDP(美元) |
5020 |
775 |
31250 |
2300 |
A 。
B 。
2000年我国每10万人拥有各种文化程度人数
大学及以上 |
高中 |
初中 |
小学 |
文盲、半文盲 |
3611 |
11146 |
33961 |
35701 |
870 |
(4)“中国人口文化程度构成表”说明我国人口的存在问题是 。近年来,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和高校扩招,这种情况已有显著改善。(2分)
文化程度 |
大学 |
高中 |
初中 |
小学 |
文盲、半文盲 |
生育率% |
41.5 |
63.9 |
67.6 |
86.4 |
94.4 |
多胎率% |
1.2 |
3.4 |
9.1 |
26.7 |
40.2 |
(5)读“1981年我国育龄妇女文化程度与生育率之间的关系表”分析提高人口素质与控制人口数量之间的辩证关系。(7分)
。
(6)我国采取的人口政策是 。(2分)
26.读图,完成下列问题:(23分)
(1)图中A、B、C为农业区,分别布局小麦区、花圃
和奶牛场,布局均合理。奶牛场应布局在 (填字母)。
(2)图中D、E、F为工业企业,将各字母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钢铁厂 ,自来水厂 ,服装厂 。
(3)该城市拟建一座化工厂,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在H、G
两地中较合理的是 (填字母),理由是 。
(4)图中的服装厂属于 指向型工业。
(5)从图中可看出该城市的地域形态为 ,这种形态的优点是
。
(6)在竞争环境下,城市的每一块土地用于哪种经济活动,取决于各种活动的
A.规模的大小 B.重要的程度 C.付出租金的高低 D.由政府的决策
(7)土地租金高低取决于下列因素:①距离市中心的远近②土地利用方式 ③交通通达度 ④
企业的支付能力,其中主要的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5.下列关于城市规划的内容合理的是 ( )
①过境道路应与市内道路相分离 ②商业服务区应与文娱区紧密结合集中分布 ③主干道应尽量远离生活区和商业服务区 ④生活区应与工厂区、机关集中区保持适当的距离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24.下右图中的六个工厂中,从环保的角度考虑,布局较合理的是( )
A.自来水厂、普通服装厂、砖瓦厂
B.电镀厂、有色冶金厂、造纸厂
C.造纸厂、普通服装厂、自来水厂
D.电镀厂、自来水厂、砖瓦厂
23.直接影响城市地租高低的因素有
①距离市中心的远近 ②通达度 ③知名度④种族和宗教影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2.关于中心商务区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B.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
C.建筑物出现高层和低层混杂局面 D.人口数量的昼夜差别很大
21.上海浦东新区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的建设体现了 ( )
①社会因素对城市地域功能分区的影响 ②历史背景对城市地域功能分区的影响 ③距市中心的远近和交通的通达性对城市地域功能分区的影响 ④商业区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0.右图是住宅高度与距市中心关系示意,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A.建筑技术水平 B.交通条件 C.地价水平 D.环境质量
19.下图反映的是英国某大城市居住空间的演变过程,分析并回答:20世纪70年代以来,城市居民进一步向郊区迁移,这主要得益于
①城市无轨电车向郊区延伸
②公共交通及地铁的发展
③城市高速公路及快速环路的发展
④城市制造业和商贸服务业向郊区迁移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