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41.(1)华北 (2)自然环境状况 自然环境 (3) B (4) 局限性
40、(1)历史 政治 (2)功能性 时代性 (3)迁移扩散
(4)欧洲居民:欧洲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终年湿润,不利于谷物生长,而适合多汁牧草生长。故畜牧业发达,使他们的食物构成以乳肉蛋为主。
亚洲居民:亚洲以季风气候为主。夏季高温多雨,盛产谷物和蔬菜。 自然环境
39、⑴ ②③④⑤⑥⑦⑨⑩ ⑵ ③④⑥⑦⑩ ⑶ ①⑧ ⑷ ②⑤⑦
38、答案:(1)B (2)自然发展 自然资源 生态环境 可持续
(3)科学技术 功能 时代(4)扩展(等级) 自然环境(或自然条件)
49.读“世界部分古代文明发源地”图,回答:
(1)图中A、B、C、D分别表示世界四处主要的文化源地,按文化源地分类,他们都属于_____________源地。
(2)四处文化源地所处的地理环境的主要共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说明了文化源地的形成与__________________有关。四大文明发源地从空间范围覆盖上又可以说是四大____________
(3)以文字要素为例,创造拼音文字的是____________文明,创造楔形文字的是____________文明,创造象形文字的是____________文明。
第三单元答案
BCBB CDACD CDBCC ADCDD
CDAAC ABBAD BADCB BBCCB CADB
48.读“中国虫神庙与明代蝗灾频率分布图”,回答:
(1)中国明代蝗灾主要分布在我国的_____________地区。
(2)人们可以借助掌握的蝗虫繁殖、生活所需环境的知识,反推当时的_______________状况。这说明文化景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指示物。
(3)与图中文化景观具有相同指示意义的是( )
A.图书馆 B.龙王庙 C.印度佛塔 D.古罗马角斗场
(5)有些地区尽管蝗灾频繁发生,但并没有虫神庙的分布。这说明了文化景观对环境的指示作用是有一定的_____________
47、读下面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我国首都北京的城市格局是以皇宫为中心,城套城的棋盘式方方正正形,解放后,天津门广场建立了人民大会堂、革命历史博物馆、人民英雄纪念碑等新建筑;美国华盛顿城内是以国会和白宫代表的民主与政权形成城市核心的两条轴线,街道是棋盘与放射状相结合的城市风格。
资料二:欧洲居民的饮食结构以乳肉蛋为主:亚洲居民的餐桌上则以谷物和蔬菜为主要食物.
(1)资料一说明了城市文化景观要受到 、 的影响。(1分)
(2)北京的新,老建筑突出体现了文化景观的 、 特征。(1分)
(3)白宫的外形有欧式建筑风格,这属于 文化扩散方式形成的。(1分)
(4)资料二中两地居民为何有不同的饮食习惯:(4分)
欧洲居民:
亚洲居民:
这说明人们的饮食文化与 有密切联系,(1分)
46、根据要求,判断:(共8分)
①黄山迎客松 ②万里长城 ③科学技术 ④流行音乐 ⑤博物馆中的四轮马车 ⑥思维方式 ⑦灵隐寺 ⑧长白山天池 ⑨遨游太空的宇宙飞船 ⑩街舞
⑴ 属于广义文化的是 (序号)
⑵属于狭义文化的是 (序号)
⑶属于精神文化的物质表现的是 (序号)
⑷属于文化景观的是 (序号)
45、根据以下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生态农业模式的国家。很早以前,我国劳动人民就学会了利用桑叶喂蚕、蚕沙养鱼、塘泥肥桑的方法,创造了“桑基鱼塘”这种古老的生态农业模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桑基鱼塘”这种农业布局也得到了不断的完善和发展。现在我国一些地区的人们改变以蚕沙直接下鱼塘的老办法,将蚕沙、人畜粪便、秸秆、杂草、树叶等投入沼气池内发酵,制成沼气作为燃料,然后再用沼渣喂鱼。这样,就把传统的“桑-蚕-鱼”农业结构,变成了“桑-蚕-气-鱼”的新型农业结构。
(1)该系统景观属于: ( )
A、自然景观 B、物质文化景观 C、精神文化景观 D、非物质文化景观
(2)该系统景观是一个人类活动顺应 规律,并充分利用 ,保护 ,满足人类的 发展的生动例证。
(3)“桑基鱼塘”的新型结构与传统结构相比,景观的变化主要由 的进步带来的,主要是在景观的 性上有了拓展,同时也体现了景观的 性。
(4)“桑基鱼塘”最早出现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后来在太湖平原等地也逐渐出现了这种生态农业布局形式,在文化扩散上这属于 扩散,扩散的前提条件是后来发展地区与珠江三角洲有着相似的 。
44、我国著名的三大石窟所在的省区是
A.鄂、豫、皖 B.豫、晋、陇 C.陕、甘、宁 D.晋、冀、豫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