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陆上与我国相邻的中亚国家自北向南分别是( )
A.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
B.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
C.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
D.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
1.我国的领海是指从海岸基线向海上延伸到 海里的海域。( )
A. 15 B.12 C. 120 D.6
62、读下图回答问题(15分):
(1)甲图表示的位置主要为 (国),乙图表示的位置主要为 (国),两图中表示范围较大的是 ,比例尺较大的是 。
(2)甲图中表示的山脉为 (山),乙图中亚平宁山脉的走向为 。
(3)根据图中两国的地理位置判断,E地的气候类型为 ,F地的气候类型为 。
(4)甲图中国家发展工业的资源优势是 ,主要分布在 ,该国依靠本国资源发展了 工业。图中①②③三个城市中, (填写代码)是以新兴工业为主的城市。乙图中国家矿产资源贫乏,该国在④⑤⑥三个城市中的 (填写代码)利用当地 条件建立了大型钢铁工业基地, (填写代码)是该国的造船中心。
61、读右图,回答:(共13分)
(1)填出国家名称:
⑤ ⑥
⑦ ⑧
(2)限制该地区发展的自然资源是 ,该区域具有世界意义的自然资源运输到西欧最近的海上航线是:(填出下列的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 海峡→印度洋→ 海→ 海峡→
海→ 运河→
海→ 海峡→大西洋→西欧
60、读美国人口迁移图,回答问题(8分):
(1)图中箭头①表示目前美国人口迁移方向是 ;
影响人口这种迁移的主要自然环境因素是 ;
影响人口这种迁移的主要社会经济因素是
。
(2)两个箭头②③中表示黑人奴隶贸易的是 。
(3)①②③三个箭头中表示国际人口迁移的是 。
(4)从社会经济条件看,我国人口迁移与该国比较有何不同?
。
59、读下图,回答:(12分)
(1)填出下列国家名称
A B C D
(2)东南亚唯一的内陆国是
(3)A国气候属 气候,终年多雨,该国有 、 、
等热带经济作物,形成这种经济的自然条件优势是 ,这种热带经济作物的农业生产地域类型是 。
(4)该地区为了在世界经济发展增加竞争力组建的一个区域性的经济组织是
58、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将图中各海域名称和河流的字母代号填在下面的横线上:海域A B ;河流中流经国家最多的是 (字母),航运量最大的是 (字母)。
(2)图中阴影区表示的工业区是 ,该工业区形成有利的自然条件是
。
(3)下列有关该国城市描述和字母代号连接起来:
①首都 F
②新兴工业中心 H
③金融和国际航空中心 G
④最大港口 J
57、读“非洲及西亚地区部分图”,回答下列问题(图中等值线为年太阳辐射量):(10分)
(1)图中A处是非洲最大的海湾 ,图中B处是素有非洲之角之称的 半岛;非洲北部和西亚地区都属 人种,同属于 民族。
(2)从图中可以看出太阳辐射量最丰富的地区位于非洲的
部。①地所处纬度较低,但年太阳辐射量最少,其原因是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49 |
50 |
51 |
52 |
53 |
54 |
55 |
|
|
|
|
|
|
|
|
|
|
|
|
|
|
|
(3)图示区域中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造成该问题的人为原因是
。
56、图中为黄山著名的风景“猴子观海”,看图回答(10分):
(1)若观赏到图片中的岩石、地貌的酷似造型,对观赏者要求是 ,要观赏云雾最好选择的季节是 ,天气是 。
(2)此景观中,地貌的酷似造型构成了 美;蓝天、白云、金色的阳光、灰色的岩石构成了 美;流云飘烟、似浩海浪涛的云海构成了 美;风声悦耳、鸟语虫鸣构成了 美。其中 美是自然景观的构景基础。
(3)若要在此处附近修建一人文景观,特别要注 ,否则容易造成 问题。
55、下列国家发展畜牧业十分有利的是: ( )
A、墨西哥 B、阿根廷 C、澳大利亚 D、日本
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
|
|
|
|
|
|
|
|
|
|
|
|
|
|
|
|
|
|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
|
|
|
|
|
|
|
|
|
|
|
|
|
|
|
|
|
|
|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