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7、长江上中下游分界线:宜昌、湖口
16、长江水文特点:上游:河 源:水流缓慢,含沙量少;
金沙江段:水量大,水能丰富。
四川 段:支流多,水流量大。
中 游:水流量大,河道弯曲。
下游 段:流量大,江阔水深。
15、我国河流湖泊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区和东部平原区
14、京杭运河自北向南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13、京杭运河自北向南京过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东省、江苏省、浙江省。
12、评价河流的水文特征:①水位②流量③含沙量④有无冰期⑤自身特点
11、我国气候特征:①季风气候显著 ②雨热同期③气候复杂多样
10、我国年降水量的总趋势: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9、 我国冬夏季南北温差大的原因: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北方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比南方低,北方受冬季风影响大。夏季:太阳直射在北半球,北方的白昼时间比南方长,得到的光热并不比南方少。
温度带 |
范围 |
≥10度积温 |
作物熟制 |
寒温带 |
黑龙江省北部。内蒙古东北部 |
<1600 |
一年一熟 |
中温带 |
东北和内蒙古大部分、新疆北部 |
1600-3400 |
一年一熟 |
暖温带 |
黄河中下游和新疆南部 |
3400-4500 |
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 |
亚热带 |
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 |
4500-8000 |
一年两熟到三熟 |
热带 |
滇、粤、台的南部和海南省 |
>8000 |
一年三熟 |
3、 地形区界线 (1) 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界线:大兴安岭 (2) 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界线:太行山脉。 (3) 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界线:巫山。 (4) 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界线:横断山脉。 (5) 准格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界线:天山山脉。 (6) 青藏高原和塔里木盆地界线:昆仑山脉。 (7) 黄土高原和汉水谷口地界线:秦岭。 (8) 河西走廊和柴达木盆地界线:祁连山脉。 (9) 四川盆地和汉水谷地界线:大巴山脉。 (10) 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界线:古长城。 (11) 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华北平原界线:淮河。 4、 气候界线 (1)1月0℃等温线(也是亚热带与暖温带及高原气候区分界线):大体沿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淮河一线。 (2)800毫米等降水量线(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界线):沿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淮河一线。 (3)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界线):从大兴安岭西坡经过张家口、兰州、拉萨附近,到喜马拉雅山脉东部。 (4)2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半干旱区与干旱区界线):大致通过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到冈底斯山一线。 5、 河流界线 (1) 外流区和内流区的界线:北段大体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东端)一线,南段比较接近200毫米等降水量线。 (2)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分水岭:巴颜喀拉山脉-秦岭。 (3)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分水岭:南岭。 (4)澜沧江与怒江的分水岭:怒山。 (5)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诸河流域的分水岭:武夷山。 6、 三大自然区界线 (1)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界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2)青藏高寒区与东部季风区的界线:3000米等高线。 (3)青藏高寒区的北部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界线:大体从昆仑山向东经过阿尔金山、祁连山一线。 7、 自然地区界线 (1)东部季风区内部自然地区界线 ① 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界线(华北暖温带湿润地区与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秦岭-淮河(1月0℃等温线,日平均气温≥10℃积温4500℃等值线) ② 东北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与华北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界线:日平均气温≥10℃积温3200℃等值线。 ③ 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与华南热带湿润地区界线:日平均气温≥10℃积温7500℃等值线。 (2)北干旱半干旱区内部自然地区界线。 内蒙古温带草原地区与西北温带及暖温带荒漠地区的界线:贺兰山一线,相当于200毫米等降水量线。 8、 农业活动界线 (1)牧区与农耕区的界线:大体接近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松嫩平原西部---辽河中上游-阴山-鄂尔多斯高原东缘-祁连山-青藏高原东缘 (2)水田区与旱作区的界线:秦岭-淮河。 9、 行政区界线 (1) 南疆与北疆的界线(流动沙丘与固定、半固定沙丘界线):天山。 (2) 湖北省与重庆市的界线:巫山。 (3) 福建省与江西省的界线:武夷山。 (4) 广东省与湖南省的界线:南岭。 (5) 西藏自治区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界线:昆仑山脉。 (6) 甘肃省与青海省的界线:祁连山脉。 (7) 四川省与陕西省的界线:大巴山脉。 10、综合地理界线 (1)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这条线的南北景观有很大的差异; ① 黄土高原的南界 ② 大致是1月0℃等温线、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③ 亚热带与暖温带的界线 ④ 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界线 ⑤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的界线 ⑥ 河流有无结冰期的界线 ⑦ 农业水田与旱地、两年三熟与一年两熟制、水稻和小麦杂粮的界线 ⑧ 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的分界线 (2)大兴安岭也是我国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其东西两侧的景观也有较大差异: ① 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②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③ 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