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228872  228880  228886  228890  228896  228898  228902  228908  228910  228916  228922  228926  228928  228932  228938  228940  228946  228950  228952  228956  228958  228962  228964  228966  228967  228968  228970  228971  228972  228974  228976  228980  228982  228986  228988  228992  228998  229000  229006  229010  229012  229016  229022  229028  229030  229036  229040  229042  229048  229052  229058  229066  447348 

21.有关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由于发达国家技术水平高,所以在世界经济活动中,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利地位

B.发展中国家主要为发达国家提供原料、燃料和粮食等,而发达国家则向发展中国家输出产品,资本和技术。

C.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依赖也在逐步加强。

D.在世界经济中,发达国家处在核心地位,广大发展中国家处在边缘地区

试题详情

C.旅游者闲暇时间增多    D.旅游者经济条件的改善 4.这些旅游区游客爆满表明了( )  A.旅游区接待能力差    B.旅游区的环境承载量低

C.各景区的游览价值提高   D.市场距离缩小 5.在“黄金周”来南京旅游的游客主要来自周边地区,这说明旅游资源具有有限的( )  A.环境承载量 B.地区接待能力  C.最优吸引半径 D.经济容量 6.我国许多地方有着许多独特的民族风情,下列组合正确的一组是( )  A.傣族泼水节 B.彝族那达慕大会 C.朝鲜族火把节 D.蒙古族芦笙节 7.当前许多地方提出“绿色旅游”的口号,其目的是减少旅游时带来的( )  A.对背景环境的破坏     B.对文物古迹的破坏 

C.对环境的污染      D.冲击正常社会秩序 8.北方园林和江南园林的建筑风格有很大的不同,与此无关的影响因素有( )  A.自然环境不同 B.文化背景不同  C.风俗习惯不同 D.宗教信仰不同 9.兼有喀斯特地貌和热带植物等自然景观的地区位于( )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四川盆地  C.云贵高原  D.青藏高原 10.香港和新加坡旅游发达的原因是( )  A.有闻名世界的历史文化古迹  B.多名山大川 

C.有良好的旅游服务业   D.周围国家经济发达 11.安徽天柱山游人稀少的原因是( )  A.风景一般,浏览价值不大  B.与经济发达地区距离较近

C.交通不便     D.地区接待能力不够 12.山西五台山是我国四大佛教名山,有卓越的历史文化价值,但常年游人不足,其原因是( )  A.集群状况不佳 B.经济距离远 C.地区接待能力低 D.交通不便 13.关于选择旅游资源观赏位置,正确的是( )  A.峡谷、洞、一线天的景观,宜从顶部俯视  B.瀑布景观,应适当距离远望,并带有俯览之趣  C.观赏江河湖海应在低水面的亭台楼阁上  D.山水组合景观,应乘船沿水路观赏 14.下面是中国文学作品中著名的诗句,下面代号-作者-风景名胜地正确的组合是( )  ①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②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③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④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A.①-杜甫-黄山     B.②-李白-三门峡

C.③-杨万里-西湖    D.④-苏轼-衡山 15.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上的旅游景点包括( )  A.黄果树瀑布、布达拉宫、敦煌莫高窟 B.云冈石窟、陕西半坡遗址、庐山  C.避暑山庄、张家界、神农架   D.路南石林、华清池、九寨沟 16.著名的陆上“丝绸之路”的开辟,就是一次长途旅行的探险活动,它的开拓者是( )  A.张骞   B.苏武  C.司马迁  D.班超 17.有关旅游资源开发的观点,正确的是( )  A.旅游资源距经济发达地区越近开发利用价值越高  B.现代旅游资源的开发越来越重视对当地地理环境的改造  C.为充分开发利用旅游资源,应大力扩大旅游活动的规模  D.旅游资源的开发价值由旅游环境承载量决定 18.清朝画家恽田云“春山如笑,夏山如怒,秋山如妆,冬山如睡,四山之意,山不言,人能言”,主要反映了旅游资源欣赏的要求是( )  A.领悟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B.抓住景观特点 

C.把握观赏时机     D.移情于景,情景交融 19.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对世界政治地理格局的影响的正确叙述是(   )

A.第一次世界大战是由德、意、日轴心国挑起的

B.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是由于殖民地国家的独立运动引发的

C.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出现了苏联、波兰、匈牙利等一批社会主义国家

D.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力量都得到了加强

20.有关二战后世界政治地理格局变化的不正确的叙述是(   )

A.二战结束后,世界上出现了分别以美国和前苏联为代表的两大集团的对峙。

B.社会主义阵营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分裂东欧许多社会主义国家爆发内战和解体

C.20世纪90年代世界政治地理格局变化最大的是在亚欧大陆上

D.随着前苏联的解体,世界上只剩下美国一个超级大国

试题详情

34、下图是某个城市的工业布局规划示意图,分析回答问题:(10分)

⑴计划在A处建印染厂,是否合理?______________,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⑵若在B、C、D三处分别建自来水厂、钢铁厂、服装厂,则B处适合建__________,C处适合建___________,D处适合建_____________(3分)。

⑶从图中可看出该城市的布局形式为__________类型,

这种布局形式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高二期末考试

试题详情

33. 读右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该城商务区位于A、B、C三处的     处,理

由是                     

 

                       

(2)工业区位于A、B、C三处的     处,理由

                      

 

                      

(3)高级住宅区位于A、B、C三处的    处,理

由是                    

 

                       

试题详情

32. 读“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图中斜线部分表示       ,计算方法是            

(2)图中处于人口再生产“过渡型”阶段的是    (填字母)。目前按经济发展水平,   国家或地区从总体上看应属于该类型。

(3)图中人口死亡率不断下降的

        (填字母)。

(4)图中人口年龄结构呈老年型,世代更替缓慢的是    阶段  (填字母)。

(5)我国人口再生产类型已接近     型,即处于图中     阶段向    阶段(填字母)转变的过程。这种转变主要是因为我国大力开展       工作的而取得的。

试题详情

31.读“1984年到1995年我国流动人口数量的变动图”,完成下列要求:(10分)

图4

(1)从图中看出这一时期,流动人口数量呈     的趋势。

(2)这一时期人口迁移和流动的主要方向:①             ,②                    

(3)这一时期的人口流动主要是         性的,迁移和流动的目的主要

                      

(4)这一时期某些原为人口净迁出的省(市),开始变为净迁入地区,如     

试题详情

30.埃及、印度、古巴比伦、中国四大文明古国的文化源地在自然环境方面的共同特点是

A.沿海平原        B.气候温暖湿润

C.河流的冲积平原      D.气候炎热干燥,水源充足

选择题答案必须写在下表中(否则零分处理)           得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第I卷(非选择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试题详情

29.下列文化景观作为自然环境指示物的是

A.佛教寺庙的分布     B.电视台的分布

C.图书馆的分布       D.龙王庙的分布

试题详情

28.下列属于狭义文化事象的是

A.街头的雕像        B.山川河流

C.洛阳龙门石窟       D.尊老爱幼等优良传统

试题详情

27.下列每组地理事物,由简到繁排列的是

A.文化现象、文化事物、文化系统

B.文化现象、文化综合体、文化体系

C.文化体系、文化现象、文化事物

D.文化综合体、文化体系、文化现象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