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下图是某地区1950-1980年人口增长图。读下图回答34-35题:
34.30年间该地区: A.乡村人口增长了2000万人
B.城市人口增长了500万人
C.总人口增长了两倍
D.乡村人口增长了两倍
35.30年间该地区城市化水平
A、大幅提高 B、略有提高 C、没有变化 D、略有下降
读唐诗《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伴钟声到客船。请根据该诗回答32-33题:
32.唐诗和寒山寺分别属于
A.文化景观和自然景观 B.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C.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 D.精神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物质表现形式
33.“姑苏城外寒山寺”表明了文化景观的哪些特性
A.功能性 B.空间性 C.时代性 D.可移动性
有一位外国游客来到中国旅游后,感慨地说:“中国真大啊!短短的十几天内在没有登高的情况下,就让我感受到一年四季的变化……”。据此回答30-31题:
30.这位游客来中国旅游最可能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31.如果该游客要游览武陵园群峰,应选择的欣赏方式为
A.适当的距离仰视 B.身临群峰之间欣赏
C.在视野开阔处俯瞰 D.在远处眺望
中国的古典园林有“凝固的诗,立体的画”之称,是世界园林艺术的瑰宝。右图为扬州瘦西湖公园一处著名景区一吹台一景。回答28-29题。
28.图中景区主要的构景手法是 A.以有限空间造无限风景,用障景法丰富景观层次
B.用隔景法将园景与塔隔成不同的景区
C.用圆形门框作为取景的画框,把秀丽
风光限在框 中,成为框景手法
D.借园外的景物来衬托本园的景色,
以扩大园境, 这属于借景手法
29.该园林建筑色彩素淡,以黑白为主色调,体现了 A.主人追求闲适宁静的心理需要
B.自然景观的形象美、色彩美
C.当地的民族风情
D.豪华高贵的皇家风范
27.“相看两不厌,惟有敬亭山”反映了我国古代文人欣赏旅游景观追求的境界是
A.把握动机 B.抓住景观的特点
C.以情观景 D.选择观赏位置
风景名胜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它们具有美学价值。我们应懂得如何欣赏旅游景观的美。据此回答24-26题。
24.“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反映了旅游景观的 A.形象美 B.色彩美 C.动态美 D.听觉美
25.桂林山水的观赏,应 A.乘船游览 B.适当距离仰观
C.登高远望 D.置身其中仰观
26.下列人文景观的布局,符合我国传统风景美学思想的是 A.在人流密集的闹市修建佛寺,便于人们从事佛教活动
B.在山谷中筑塔,突出山谷的曲线
C.在北方园林建筑中采用红墙碧瓦,与蓝天白云的气候特点相辉映
D.在海滨旅游建筑采用白墙青瓦,与其湿润的气候融为一体
23.下列关于旅游活动的作用说法不正确的有
A.锻炼体魄、积累知识、满足人类高层次的享受
B.旅游活动的经济作用主要是增加国家的外汇收入
C.扩大就业,促进经济发展。
D.扩大交流,增进了解。
22.作为一个旅游者个人应具备的条件是
A.健康的身体 B.有快捷的交通工具
C.有旅游的动机、时间和金钱 D.有拍照的技能和旅行经验
21. 文化景观的主要特性表现在:
A.地域性、时代性 B. 地域性、空间性
C.功能性、时代性 D. 空间性、时代性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