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6.图中甲、乙、丙三处受流水作用显著从而形成的地貌分别是 ( )
A.山麓冲积扇、高山峡谷地形、喀斯特地形
B.山麓冲积扇、喀斯特地形、高山峡谷地形
C.高山峡谷地形、喀斯特地形、山麓冲积扇
D.喀斯特地形、高山峡谷地形、山麓冲积扇
15.关于本区铁路交通条件改善所起的作用的叙述,不正确
的是 ( ) A.巩固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B.加快对外开放,促进本区外向型经济发展
C.促进旅游业发展,并带动商业、旅游业相关的服务业发展
D.促进本区进口大量的原材料和燃料,加快出口加工业的发展
14.图中①②③④四条铁路对应的名称正确的一组是( )
A.①--成渝线 B.②--南昆线
C.③--成昆线 D.④--襄渝线
读某农业低产区(甲地区)的分布地区示意图,回答11-13题。
11.图中所示地区成为农业低产区的自然原因是( )
A.土壤有机质含量少
B.土壤矿物质含量少
C.水分太多,土壤透气性差
D.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严重
12.下列措施利于甲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是( )
A.大面积种植针阔混交林
B.发展“立体农业”
C.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防止土壤盐碱化
D.大力发展经济林木--苹果
13.图示地区在发展中与和谐发展不协调的表现是 ( )
A.开发山区生态旅游资源 B.开发山区煤矿,弥补农村燃料不足
C.持续开展计划生育措施 D.积极开发山区小水电
读“我国西南地区铁路交通示意图”,据此回答14-16题。
8.甲、乙、丙、丁四地,最宜建窑洞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9.下列关于黄土高原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治理重点是保持水土,合理开发利用水土资源
B.陡坡修筑梯田,发展林果基地
C.平整土地,增加水流入渗,削减地下径流
D.加大坡面坡度,使泥沙快速入沟
|
A.打坝建库 B.平整土地 C.种草护坡 D.修筑梯田
7、下列四幅图中,甲地在乙地的西北,丙地在丁地的东南的是:( )
高线地形图,现有两组队员在此活动。回答5-6题。
5.甲组队员准备在图示地区宿营,为避免突发的山
洪,你认为在①②③④四地中,最不适宜宿营
的地点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6.若乙组队员已经宿营在图中最高处,为了可以互相观测到对方,从安全角度考虑,甲组应该把宿营地选择在图示四地中的 ( )
A.① B.② C.③ D.④
图3是某日某时刻40°N纬线的昼夜分布状况图(阴影区表示黑夜)。回答3-4题。
3.此时北京时间是 A.22时 B.14时 C.10时 D.2时
4.该时刻,40°N纬线上 ①昼弧范围都位于东半球 ②昼短夜长,但白昼时间将渐长 ③昼弧上各地日期相同 ④P地当日日出为地方时7时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近年来蓬勃兴起的户外登山运动,使许多登山爱
好者学会了判读简易等高线地形图。右图为某山区等
读表1,回答1-2题。
表1 美国1965年-1983年间不同地区的净移民人口数量表(单位:千人)
地区 |
1965年-1970年 |
1970年-1975年 |
1975年-1980年 |
1980年-1983年 |
东北部 |
-715 |
-1342 |
-1486 |
-640 |
中北部 |
-673 |
-1915 |
-1173 |
-1062 |
南部 |
+656 |
+1829 |
+1764 |
+1194 |
西部 |
+696 |
+708 |
+893 |
+509 |
注:净移民人口数量=迁入移民数量-迁出移民数量
1.下列有关美国人口迁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70年代东北部地区迁出人口多于迁入人口 B.70年代以后,南部地区一直是人口迁入地区 C.80年代以后,东北部地区由人口迁出地区变为人口迁入地区 D.80年代以后,迁往“阳光地带”的人口数量明显减少
2.美国东北部的很多老人退休后迁移到南方的主要原因是 A.地区间气候差异 B.政治因素 C.经济收入的变化 D.宗教、民族因素
规模宏大、举世瞩目的跨世纪特大型水利工程--长江三峡工程建成后对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产生巨大的影响。回答29-30题。
29、长江三峡水电站巨大的环境效益主要表现在
A、缓解上海等地的能源紧张 B、产生的电能可创造巨大的经济价值
C、以清洁的水电代替火电,可减少大量的有害气体、废水、废渣的排放
D、可以缓解长江中下游地区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造成的危害
30、长江三峡工程的兴建,在航运上的突出意义表现在
A、使川江航道加宽、加深,增加航运能力
B、减缓流速,缩短了向上有航行的时间
C、可根本上改变整个长江河段的航运条件
D、上游能增加运输吨位,降低运输成本,真正发挥“黄金水道”的作用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