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西线方案
中线方案
东线方案
4、长江成为南水北调水源地的条件
|
流域面积
万米2
水资源占全国
%
人均、地均占全国水量高于全国平均值
稳定
分配较均衡
流经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
上游靠近 ,
中下游邻近 。
3、我国北方(华北)缺水的原因
北方水资源 ,
面积大,水土资源配合欠佳
华北地区 稠密, 发达,需水量大
水资源 现象严重
水污染严重
2、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
城市缺水:缺水城市 多个,严重缺水城市 个
人均综合用水量
万元GNP用水量
人均水资源占有量
1、 水资源概况
2003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区域增长格局出现一些明显的变化。与“中国经济领头雁”的珠三角、长三角地区近年来遭遇整体经济增速回调、经济增长趋于理性回归相比,以环渤海为中心的中国北方区域突然发力,区域增长重心持续向北转移。在经济增长和投资增速上,环渤海地区的各省市排名前列。超过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许多省市。结合下图回答23-25题。
23.我国区域经济增长重心持续向北转移的原因有( )
①北方土地和劳动力价格等要素比南方低 ②北方各种资源和能源比南方丰富 ③国家加快了推进以环渤海地区为中心的北方区域的发展步伐 ④北方交通和对外联系比南方方便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4.天津定位为北方经济中心,其最具优势的产业部门是( )
A.微电子工业 B.重化工业 C.食品工业 D.玩具工业
25.首钢迁出北京,落户河北曹妃甸的主要目的是( )
A.为了迎接北京奥运,减少对北京环境的污染
B.为了开发北方煤炭和铁矿资源,发展北方地区经济
C.为了开发海洋资源,推进北方可持续发展
D.为了发展和日本等东北亚地区的对外贸易
高二地理考试试题
读下图,回答21-22题。
21.图中b铁路线是( )
A.京九线 B.焦柳线
C.南昆线 D.成渝线
22.2006年夏,a城市出现百年一遇的持续高温少雨天气,严重干旱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造成这次灾害的主要原因是( )
A.长江三峡工程蓄水 B.西南季风被山脉阻挡
C.西太平洋副高脊线偏北偏西 D.秦岭阻挡北方冷空气南下
读图,回答16-18题。
16.图中A、B所在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分别是( )
A.小麦、水稻 B.小麦、谷子 C.玉米、水稻 D.水稻、小麦
17.影响A、B两地区粮食作物有所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壤条件不同 B.海拔高度不同 C.水热条件不同 D.耕作制度不同
18.流经B地区的河流名称是( )
A.渭河 B.湘江 C.汉江 D.赣江
读表,回答14-15题。
|
水资源 |
人口总数 |
耕地资源 |
东北 |
5.56℅ |
8.76℅ |
16.97℅ |
① |
46.44℅ |
19.55℅ |
14.44℅ |
② |
33.72℅ |
38.64℅ |
25.1℅ |
③ |
6.14℅ |
26.02℅ |
31.9℅ |
④ |
8.14℅ |
7.03℅ |
11.9℅ |
14.表中①②③④所对应的地区分别是( )
A.东南、西南、华北、西北 B.西南、东南、华北、西北
C.东南、西南、西北、华北 D.西南、东南、西北、华北
15.①、②、③、④所对应的地区中,人均耕地资源最少的是( )
A. ① B.②
C.③ D.④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