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读我国新疆(土地面积166.48万km2)荒漠化情况统计数据表,回答20-21题。
表一 新疆的荒漠化土地类型(万km2)
荒漠化土地总量 |
耕地 |
林地 |
草地 |
未利用土地 |
111.32 |
2.35 |
4.31 |
50.54 |
54.12 |
表二 新疆荒漠化土地形成因素(万km2)
水蚀 |
风蚀 |
冻融 |
盐碱化I |
12.53 |
83.93 |
5.24 |
9.398I |
20.关于新疆土地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荒漠化土地面积小于非荒漠化土地面积
B.荒漠化主要是滥伐林木造成的
C.保护草地,合理利用草场资源是治理荒漠化的主要任务
D.荒漠化主要发生在有人类活动的地区
21.关于新疆土地荒漠化形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控制人类活动的规模和强度对防御荒漠化效果不明显
B.荒漠化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农田灌溉不合理
C.只要人类改变了粗放经营的活动方式,就不会形成荒漠化
D.荒漠化形成的主要动力是近地面水平气流和地表径流
移民能否如期完成是三峡工程成败的关键。就三峡移民安置的条件,回答18-19题:
18.对三峡工程移民的有利条件,叙述正确的是( )
A.三峡库区的陆地大部分被淹,移民环境容量难以拓展
B.城镇人口数量小,农村移民数量巨大
C.淹没区荒地、草坡地多,水库可供养殖,中低产田坡耕地比重大,潜在的环境容量较大
D.库区移民集中,难以就地后靠、就地安置
19.上海把名牌“白猫”洗涤产品移到万县生产,这对双方的好处是( )
①吸纳了移民就业,解决了部分移民安置问题 ②对发达地区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使之更有效地发挥优势 ③当地引进技术并利用产品声誉打开市场,促进了企业的发展 ④各取所长,互惠合作,实现了全国对库区开发建设和经济发展的支持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下表反映了50年来科尔沁沙地重心的移动情况。据此回答下面16-17题:
年份 |
1949 |
1955 |
1960 |
1970 |
1978 |
1985 |
1990 |
1995 |
东经 |
121.97° |
121.93° |
121.94° |
121.88° |
12l.86° |
121.75° |
121.80° |
121.71° |
北纬 |
43.57° |
43.51° |
43.54° |
43.59° |
43.63° |
43.80° |
43.68° |
43.84° |
16.从整体上看,科尔沁沙地重心的移动方向是( )
A.向西北方向移动 B.向东北方向移动
C.向东南方向移动 D.向西南方向移动
17.导致科尔沁草原沙化土地出现连片发展趋势的主要成因是( )
A.农牧交错带过度垦殖 B.过度樵采破坏固定沙丘的植被
C.牧区严重超载放牧导致草场退化 D.水资源利用不当,浪费严重
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突出表现是水土流失和荒漠化严重。据此回答14-15题:
14.合理利用内蒙古草原资源的措施是( )
A.实行划区管理,规定适宜的载畜量 B.减少人工草地,提高天然草地的比重
C.大力发展种植业,控制畜牧业比重 D.实施轮荒的耕作制度
15.有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治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应重治理轻开发
B.提高植被覆盖率是做好水土保持工作的基本前提
C.注重小流域的综合治理,其原因是黄土高原小流域广布
D.从黄土高原现代水土流失产生的原因分析,人为因素要高于自然因素
读“我国西北地区不同程度荒漠化土地分布图”,回答12-13题:
12.我国近50年来土地荒漠化严重的人为原因有( )
A.降水量减少,蒸发旺盛
B.人类生产活动与生活活动不当
C.字母a处沙漠属原生沙漠
D.全球气温升高,蒸发加剧,使地表植被死亡
13.对不同程度荒漠的治理思路,正确的是( )
A.半干旱农牧过渡区和旱农区应当建立以绿洲为中心的防护体系
B.对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要设法扭转
C.对已经发生荒漠化的土地主要还是放弃
D.防治荒漠化的核心问题是植树造林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通过治理,最终要改善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0-11题:
10.黄土高原提高土地生产率的关键是( )
A.国家政策 B.工程措施 C.生物措施 D.农业技术
11.黄土高原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 )
A.生态持续发展 B.经济持续发展 C.社会持续发展 D.治理环境污染
我国海域辽阔,海岛众多,海洋资源丰富,海洋综合开发是国土整治的重要任务。据此回答8-9题:
8.我国海洋渔业资源最为丰富的海区是( )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
9.台风是我国沿海地区的主要灾害,要对台风进行监控,及时预警减少灾害的最佳地理信息技术是( )
A.遥感技术(Rs) B.地理信息系统(GIS)
C.全球定位系统(GPS) D.气象预报
2006年6月6日,第三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在昆明举行。从广东“珠三角”扩展到粤、港、澳“大珠三角”,再扩展到包含粤、桂、湘、赣、闽、琼、川、滇、黔九省区和港、澳特区在内的“泛珠三角”。在中央关于区域发展战略方针的指引下,大致以珠江水系为纽带的南方九省区加上港、澳特区的区域经济,正以空前的速度和力度进行大整合。据此回答5-7题:
5.促进“泛珠三角”区域“东西互动”的前提是( )
A.交通状况的改善 B.自然资源的开发
C.人口的流动 D.西电东送
6.关于“泛珠三角”部分省(区)区位优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广西水能、铝土矿丰富 B.广东资金、技术力量雄厚
C.湖南煤炭、有色金属资源丰富 D.四川水能、天然气资源丰富
7.下列有关我国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限制性因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华北地区能源和水源不足 ②西北地区水资源缺乏 ③南方丘陵地区水土流失和气候多雨 ④西南地区交通闭塞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下图表示某年我国四个地区三大产业的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读图,回答3-4题:
3.产值结构与就业结构比较基本一致的地区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4.可与①、②、③、④情况相符的地区排列依次是( )
A.北京、黑龙江、海南、西藏 B.北京、西藏、黑龙江、海南
C.黑龙江、海南、北京、西藏 D.海南、西藏、黑龙江、北京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我国西北地区以干旱为其主体特征。据此回答1-2题:
1.我国西北地区降水少的主要原因是( )
①东西距海洋远 ②南北距海洋远 ③受寒流影响 ④受地形影响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2.我国西北地区聚落呈线状分布的直接原因是( )
①受降水的影响 ②受交通线路的影响 ③受地形的影响 ④受河流的影响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