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229463  229471  229477  229481  229487  229489  229493  229499  229501  229507  229513  229517  229519  229523  229529  229531  229537  229541  229543  229547  229549  229553  229555  229557  229558  229559  229561  229562  229563  229565  229567  229571  229573  229577  229579  229583  229589  229591  229597  229601  229603  229607  229613  229619  229621  229627  229631  229633  229639  229643  229649  229657  447348 

2、诗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反映了自然景观的美感特征是(  )

A.动态美   B.形象美   C.色彩美   D.听觉美

试题详情

1、以下有关自然景观最佳观赏地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泰山雄伟挺拔,唯近观可得

B.瀑布景观宜在远处俯视,才能兼收其形、色、声、动之美感

C.观赏江河湖海,应在视野开阔的高处俯览远望

D.地貌的酷似造型,一般有多个最佳观赏角度

试题详情

                   综合感受(运用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综合感受)

   以情观景(人化   发挥想象(通过想象感知自然景观的形象美)

   自然与自然人化) 移情于景(心随景化,情景交融)

               求质求真(登山涉水,亲身体验,追求精神升华)

   对于自然美的观赏,随观赏者的情性、阅历、境遇、年龄以及需求等因素,会产生相同或相异的感受。不论何种美的感受,都需要观赏者的主观“投入”,需要观赏者“化入”对象,也需要对象“化入”观赏者的心灵,达到物我两忘、物我同一的境界。有了这种境界,才有审美的心境,才能进入审美状态,才能获得充分审美享受。

   综合感受、发挥想象、移情于景、求质求真,乃是以情观景的具体途径。

欣赏旅游景观,要想获得充分的审美享受,除应重视以上几点外,还需要我们在旅游准备阶段,尽可能地对旅游景观的分布、特点、形成原理、景观价值以及景区结构布局等等做一全面理解,从而使我们的旅游活动更有目的、更有重点。

[知能训练]

试题详情

3、风俗民情也是一定地区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结果。

试题详情

2、非自然风景区的人文景观,也要与地理环境和谐统一。中国古代园林是体现和谐的典范,如北方园林中的建筑和南方园林中的建筑与地理环境相协调而形成了不同风格。

试题详情

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中国自然风景区最大特色之一)

领悟自然与  人文景观布局设计因势、得体,与自然协调

人文的和谐   风俗民情是一定地区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结果(一方山水一方情)

这里我们需要特别注意三点:

1、在自然景观中修建的人文景观,要因自然之势,与自然协调统一,并突出自然。自然景观中的人文景观,只能作为自然景观的陪衬,而不能喧宾夺主。

试题详情

主配  主景(园林游览路线中的高潮部份)

              配景(对主景起烘云托月的作用)

抓住景观特点  层次   障景(避免园景一览无余)

(以园林构景      隔景(丰富景观层次)

为例)    框景(门框、窗框、洞框有意识有目的地优化组合审美对象)

            借景(借园外风景衬托本景和扩大园境)    

园林设计如说书,讲故事,为顺应观者的心理需求,有序幕、发展、高潮和结束。这主要通过主景和配景有机组合,并利用游览线路的合理串连来实现。主景鲜明、突出,配景烘云托月。

园林是在一定空间,由山、水、动植物和建筑物等共同组成的一个有机综合自然整体。同时要以有限空间,造无限风景。这样园林构景就必须讲究层次。障景法或隔景法,都能有效丰富景观层次。

在游览者观赏园林时,门框、窗框、洞框等都可以成为特定的取景框,旅游者从框中看到的是园林设计者有意识、有目的优化组合了的审美对象,看到的是纯真、精炼、集中的景观美。

巧妙借用园外风景来衬托本景,既可以丰富本园景色,同时也可在观感上扩大园林空间。

试题详情

        季节(春翡夏翠秋金冬银,不同季节观赏不同景色)

  把握观赏时机 天气(观赏海拔较高的风景名山,雨过天晴最佳)

               时刻(钱塘江大潮、青海湖候鸟等景象只在特定时间出现)

   大气、水、动植物、地形等自然要素都会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因而许多自然景观也会随时间、天气、季节的变化而展示出不同的自然美。

[经典例题1]以下有关旅游景观观赏时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北方地区山水景观最宜秋季观赏

B.雨过天晴是观赏黄山云海和日出日落的最佳时机

C.观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宜选择八月十八日左右

D.青海湖的候鸟宜在七月份观赏

解析:钱塘江大潮是日、月对地球的引力作用和钱塘江入海口的特殊地形所致,一般出现在农历八月十八左右;青海湖的候鸟只在每年四月至六月期间在青海湖鸟岛产卵孵化,因而五月份是青海湖观鸟的最佳时机。

答案:B

试题详情

                       远眺(山峦、大江、大湖、海洋等)

距离  近观(峡谷、洞穴、一线天等)

选择观赏位置  角度 --特定角度(地貌特定造型)

          俯仰  仰观(瀑布、星空等)

                        低临(池塘、湖泊等)

   观赏位置位置包含两个要素:(1)旅游者与自然景观间的观赏距离;(2)旅游者观赏自然景观时的视角(角度和俯仰)。

试题详情

4.4  旅游景观的欣赏(二)

[考点搜索]

旅游景观欣赏的基本要求

[教材分析]

  本节从地理学的角度阐述旅游景观欣赏的一些基本要求。这些要求中,有些要求是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欣赏共同的要求,比如以情观景、领悟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等要求;也有些要求或侧重于自然景观,比如选择观赏位置、把握观赏时机等要求;或侧重于人文景观,比如抓住景物的特点(了解园林常用的构景手法)等要求。本节内容的实质,是分析旅游主体如何更好地运用感官系统,作用于旅游客体,以获得最佳的旅游效果,也就是在最大程度上实现旅游的目的。

◆ 知识纲要

                       远眺(山峦、大江、大湖、海洋等)

距离  近观(峡谷、洞穴、一线天等)

选择观赏位置  角度 --特定角度(地貌特定造型)

          俯仰  仰观(瀑布、星空等)

                        低临(池塘、湖泊等)

旅         

游         季节(春翡夏翠秋金冬银,不同季节观赏不同景色)

景  把握观赏时机  天气(观赏海拔较高的风景名山,雨过天晴最佳)

观               时刻(钱塘江大潮、青海湖候鸟等景象只在特定时间出现)

的      

欣               主配  主景(园林游览路线中的高潮部份)

赏            配景(对主景起烘云托月的作用)

抓住景观特点  层次   障景(避免园景一览无余)

(以园林构景      隔景(丰富景观层次)

为例)    框景(门框、窗框、洞框有意识有目的地优化组合审美对象)

            借景(借园外风景衬托本景和扩大园境)     

   领悟自然与   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中国自然风景区最大特色之一)

人文的和谐     人文景观布局设计因势、得体,与自然协调

        风俗民情是一定地区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结果

游                  综合感受(运用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综合感受)

景  以情观景(人化    发挥想象(通过想象感知自然景观的形象美)

观  自然与自然人化)  移情于景(心随景化,情景交融)

的                   求质求真(登山涉水,亲身体验,追求精神升华)

赏  前期准备(查阅相关资料,全面了解景观) 

掌握节奏(观赏节奏应与园林本身的节奏相对应) 

观赏过程  注意思考(观赏与思考相结合)

◆ 重要图释

图4.19  北方园林中的建筑和图4.20  江南园林中的建筑

我国古代园林要求再现自然,用“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这一基本准则,正确处理自然和人为的关系。由于地理环境的不同,北方园林的江南园林的建筑风格有着很大的不同,这里的两幅图较为突出地表现了两类园林建筑的差异。

北方园林大多为皇家园林,地处温带。园林建筑多用重檐,显得纷繁华贵,壮观而瑰丽。建筑色彩浓重,红黄为主色调,引人亢奋,并配以古朴庄重的苍松翠柏,既显示出皇权的富贵尊荣、庄严雄浑,又与北方宽阔整齐的地形和多蓝天白云的气候特点相辉映。

江南园林大多为私家园林,规模较小,布局精巧。园林建筑类型丰富,色彩以黑白为主调,粉墙、青瓦、栗柱、灰石和素淡的花木山水景观极其丰富和谐,呈现素净、淡雅、温和之美,与地处亚热带北缘的水乡风光以及温暖湿润的气候特点融为一体。

[学习策略]

显然,掌握旅游景观的欣赏要求关键在于实践,因此学习过程中的联系实际是非常必要的,除分析教材中提及的一些实例外,同学自己联系较为熟悉的一些旅游景观,来理解景观欣赏的基本要求,显得尤其重要。围绕当地较为出名的旅游景观,同学间展开相互讨论,是一种既有助于理解又有利于运用的较好的学习方式。但需要注意两点:一是由于旅游主体自身的文化素质、兴趣爱好等因素不尽相同,因而不同的旅游主体从同一旅游景观获得的体验、感受是不一样的;二是我们从地理的角度探讨旅游景观欣赏的基本要求,而不过多涉及艺术上观赏要求。

[教学内容]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