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环境污染(空气、水、固体废弃物污染)
旅游活动 对动植物资源的破坏(生态结构失调、环境功能减退)
中出现的 对背景环境的破坏(建筑设施和旅游活动破坏背景环境)
环境问题 对文物古迹的破坏(旅游者有意或无意的行为作用)
对正常社会秩序的冲击(交通拥挤、供应紧张)
认为旅游活动是“无烟工业”,不可能对环境产生任何污染,是一种错误观点。而认为发展旅游业必须会污染环境,因而必须限制其发展,同样也是错误的观点。旅游活动是一种消费活动,也会产生各类废弃物,自然可能带来环境污染,但相比于工业,旅游业带来的环境污染要小得多,而它在满足人类需求、促进经济发展和扩大交流等方面都起着积极的作用,因此应当得到大力发展。同时我们应当注意到,旅游业对环境产生的各种不良影响,主要还是人类旅游活动中的不良行为所导致的,引导广大旅游者树立环境意识,自觉保护旅游区的生态环境,可以有效减少或避免旅游活动中的环境问题。
2、 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
[教材分析]
本节作为全单元内容的总结,将议题归结到人地关系这一地理学的主线上,阐述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问题。教材首先比较详细地阐述了旅游活动中的五大类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和带来的后果,这些阐述有力地说明了人们称旅游业是“无烟工业”实际上是一种认识误区,同时也表明了实现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的必要性。而要实现这种协调发展,就必须做到对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合理开发又是以对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综合评价为前提和基础的。正是基于这样的内在联系,教材从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市场距离、交通位置及其通达性、地区接待能力和旅游环境承载量五个方面论述了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
◆ 知识纲要
环境污染(空气、水、固体废弃物污染)
旅游活动 对动植物资源的破坏(生态结构失调、环境功能减退)
中出现的 对背景环境的破坏(建筑设施和旅游活动破坏背景环境)
环境问题 对文物古迹的破坏(旅游者有意或无意的行为作用)
对正常社会秩序的冲击(交通拥挤、供应紧张)
旅游活动与
地理环境的 资源质量(审美价值、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
协调发展 游览价值 集群状况(能否与其它景点共同构成景观群)
地域组合状况(与相邻景点在景观特征上的差异)
市场距离(旅游经济价值很大程度取决于与经济发达地距离)
交通位置及其通达性(直接影响旅游资源的开发价值)
旅游资源 地区接待能力(食、宿、行、购、游、娱等配套设施)
开发条件
评价 定义:一定时间条件下、一定空间范围内的旅 环境承载量 游活动容纳能力(可以容人量来度量)
要求:旅游活动规模与环境承载量相适应
◆ 重要图释
图4.28 庐山简图和图4.29 黄山简图
庐山和黄山同属于富含审美、科学和历史文化价值的旅游资源,两地的游览价值都较大,在与经济发达地区的市场距离、各自的交通位置及其通达性等方面,两地的差异也不大。但庐山在1100米的高度是一个宽敞的平台,建有小镇,环境承载量(容人量)较大。镇上设施齐全,汽车可直达镇上,生活、游览都很方便,地区接待能力较强。而黄山上无宽敞平地,生活设施较少,环境承载量(容人量)较小。同时黄山上的生活用品多靠人力由山下挑到山上,旅游旺季时游客食宿不便,因而地区接待能力不强,既影响游客旅游目的的实现,又容易对风景构成破坏。
[学习策略]
旅游活动中的环境问题,虽易理解,却常在现实的旅游活动中被忽视,对于这些问题,重要的不在于记住每一问题的具体内容,关键还在于联系实际,加深对重视旅游活动中的环境保护工作的认识,走出旅游业为“无烟工业”的认识误区。
对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进行综合评价,可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围绕某一旅游景点展开讨论,从五方面逐一加以评述,以加深对这一部分内容的理解。
[教学内容]
1、 旅游活动中的五大环境问题及其成因与后果
4.5 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考点搜索]
8、读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贵州黄果树瀑布是我国最大的瀑布,因河床跌落形成多级大小瀑布。其中最大的一级,落差达74米,如万练倒悬,气势磅礴。
(1)黄果树瀑布所在地区的地形特点是 ,气候特点是 ;
(2)从成因看,黄果树瀑布主要是 (地质)作用的产物,从表现形式上看它是 (作用)的结果。
(3)欣赏黄果树瀑布要想达到最佳效果,需要把握的两个要点是
7、对以情观景的正确理解是:( )
A.以情观景往往不能客观审视自然美
B.自然美是客观存在的,因而与人的情感无关
C.只有以情观景,才能深入感悟自然美
D.以情观景,会使自然美在众多旅游者中产生相同或不同的审美结论
6、以下景点,要求旅游者确切把握特定观赏时机的是( )
A.苏州园林 B.钱塘江大潮 C.青海湖鸟岛 D.山西五台山
5、我国自然和人文和谐的风景美学思想体现在( )
(1) 人文景观的建设与自然景观相协调,并突出自然美
(2) 通过文学艺术形式来渲染自然景观,使两者巧妙而和谐地联系起来
(3) 古代园林建设遵循“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准则
(4) 人文景观的布局、设计体现人对自然的征服与主宰
A.(1)(2)(3) B.(2)(3)(4) C.(2)(4) D.(1)(2)(3)(4)
4、园林中框景的设计,主要是为了( )
A.使相邻隔绝的空间彼此贯通与渗透
B.突出主景
C.有目的地优化组织审美对象,达到纯真、精练、集中的景观美
D.从多角度欣赏园林美景的精华
3、为达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效果,园林构景手法中最宜采用的手法是( )
A.隔景法 B.障景法 C.主配法 D.借景法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