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229571  229579  229585  229589  229595  229597  229601  229607  229609  229615  229621  229625  229627  229631  229637  229639  229645  229649  229651  229655  229657  229661  229663  229665  229666  229667  229669  229670  229671  229673  229675  229679  229681  229685  229687  229691  229697  229699  229705  229709  229711  229715  229721  229727  229729  229735  229739  229741  229747  229751  229757  229765  447348 

8、关于土壤与农业生产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土壤是农业生产最基本的生产资料

   B、土壤是可更新资源,无论怎样利用,其肥力都不会损耗

   C、一般来说,土壤腐殖质含量高,土壤性能好

D、肥沃的土壤能在一定程度上抵抗不利自然条件的影响,适应植物生长的需要

试题详情

7、在农业生产中,庄稼收获后,实行秸杆还田可以  (    )

A、节省劳力   B、减少环境污染  C、提高土壤肥力  D、防治土壤盐碱化

试题详情

图3-36中的P点表示我国某地土壤组成物质的体积分数,据此完成4-6题。

4、据图可知     (  )

该土壤的水分较少,植物易枯萎 

该土壤通气透水,因而有机质含量不高

该土壤此时保温性可能不够好

该土壤呈酸性,可能为红壤

5、该土壤分布地区的气候类型可能是   (  )

A、热带沙漠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极地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

6、如果该土壤有时表层盐分升高,不利于作物生长,加剧这种现象的人类活动是  ( )

A、增加熟石灰  B、不合理灌溉  C、使用农药  D、毁林开荒

试题详情

3、成土过程开始的标志是 (    )

   A、岩石风化,形成疏松的成土母质       B、动物参与

   C、一些微生物、低等植物在成土母质上着生   D、人类参与

试题详情

2、关于土壤肥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具备植物生长所需要的矿物养分的疏松地表,就是土壤

土壤的主要功能是给植物提供水分和养分,而土壤的温度和空气等环境条件土壤没有能力调节

土壤的肥力特征与气候一样,是人类从事农业生产的最基本的自然资源

肥沃的土壤协调水肥气热的能力强,可以抵御任何不利的自然条件的影响

试题详情

1、关于土壤的叙述正确的是(   )

是指陆地表面疏松的风化壳或风化堆积物

土壤肥力的高低取决于土壤中养分的多少

C、土壤是由固体的颗粒组成的   D、不合理的耕作经营会引起土壤退化

试题详情

导学程序:促进土壤形成的因素有哪些?其中起着主导作用的因素是什么?

原理透视:土壤是在岩石、气候、生物、地形和时间五大因素综合作用下的产物:①在风化作用下,养分的释放与流失,②在低等生物、微生物作用下,有机质积累,③在高等生物作用下,营养富集(有机质重新合成腐殖质)。生物在土壤形成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人类合理的耕作经营,可以提高土壤肥力,促进土壤成为永续利用的可更新资源;不合理利用,可使土壤退化(沙化、盐碱化、水土流失等)

 

[经典例题]

例1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图中M地区是我国最先实行“保护性耕作法”的地区,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N地区也开始推行这种耕作法。

材料2  农业部于2003年11月6日发文要求:在我国75%以上的农村地区要逐步推广中国农科院、内蒙古农科院的农业耕作研究成果“保护性耕作法”。对耕地实行浅耕或免耕措施,并在农作物收割时,用秸秆粉碎机将农作物秸秆粉碎回田(地),或将庄稼茬子留在田(地)里过冬。

材料3 下表中的数据是图中M地区已推行“保护性耕作法”而N地区没实行时的土壤、大气在春、冬季时平均情况统计资料。

(1)填出图中两个地形区的名称:M_________ ,N______________这两个地区被誉为“__________”。

“保护性耕作法”的主要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显示,“保护性耕作法”保护了土壤中的 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大气中_______________减少,______________增加。

图示地区在发展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可能产生哪些环境问题?实施“保护性耕作法”以后,对农业生态环境可以有哪些改善?

(5)保护该地区的农业自然环境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区域地图的识别能力和在我国干旱地区土地利用方法的改良对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和提高土壤肥力的影响,以及保护农业自然环境的对策。要求正确判读地图、借助表格中的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根据土壤结构和影响土壤肥力的因素等相关知识思考和解决问题。

答案:⑴河套平原  宁夏平原  塞外江南  ⑵对耕地实行浅耕或免耕、秸杆还田  ⑶水分  有机质  悬浮质  水分  ⑷土地沙化(荒漠化)。因大量引黄河水灌溉,使黄河流量减少,土壤盐碱化。提高了土壤的墒情;增加了土壤肥力;防止表层土壤被风吹走;增加大气降水机率。  ⑸保护植被;禁止乱垦乱挖,合理灌溉,提倡喷灌、滴灌。(回答合理即可)

[高考备考训练]

试题详情

导学程序:什么是土壤肥力?土壤肥力会因利用而降低吗?

原理透视: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是土壤的本质属性,是土壤对于人类和地理环境最为重要、最具意义的因素。

土壤肥力:指土壤能够同时并不断地供应并调节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所需的水分、养分、空气、热量的能力。土壤肥力与其物质组成密切相关。

土壤组成

矿物质:植物所需矿物养分的初始来源。

有机质:土壤肥力高低的重要标志。

水分(水溶液)和空气:两者互为消长,调节土温,影响土壤的理化性质。

土壤肥力的重要性

A、土壤是农业生产最基本的自然资源,是发展农业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

B、土壤是一种可更新资源。自然土壤的形成使得绿色植物得以生长发育,因而从根本上改造了地理环境;农业土壤则保证了农作物的生长和收成,对于人类文明具有不可磨灭的贡献。在人们合理的经营管理下,土壤肥力不仅不会因利用而损耗,反而会得到改良和提高,如果利用不当,则会引起土壤肥力的减退甚至衰竭。

试题详情

3、土壤能够生长植物,并且为植物生长提供扎根立足的条件,使地表由岩石裸露变为草木丛生,从而导致陆地环境及整个地球面貌发生根本的变化。

试题详情

2、土壤是地表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非常活跃的场所,是联系有机界和无机界的中心环节。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