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38.在无林地区20cm厚的土层,只需40年就可以冲刷殆尽,而有林地区则需75年以上,这说明了森林具有的作用是
A.净化空气 B.保持水土
C.调节大气成分 D.含蓄水源
图11中甲位于华北平原,乙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读图回答35-37题。
35.甲、乙两地耕作制度不同,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土壤 B.水分 C.热量 D.海拔
36.甲、乙两地共同的地理现象是
A.广泛种植水稻 B.雨热同期
C.河流结冰期长 D.水运发达
37.关于甲乙两地传统民居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民居屋顶坡度大 B.乙民居墙体厚
C.乙民居房体屋檐宽 D.甲民居的南窗口小
34.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可以
①对三峡工程的建设进行监控; ②对生态环境和气象变化进行监控,及时为西部大开发提供准确的信息服务;③对无人区进行长期勘探;④可以直接对西南的生态环境进行治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3.中央电视台每天新闻节目中提供的卫星云图主要使用了
①遥感技术 ②地理信息系统 ③全球定位系统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32.要对西北地区荒漠化土地变化进行宏观监控,宜采用的信息技术是
A.地理信息系统 B.卫星遥感定期拍摄
C.全球定位系统 D.数字地球
31.图10为 “城市轨道交通(地铁)对住宅空间分布影响示意图”。据此可知由市中心向外,轨道交通
①对住宅分布的影响力逐渐减小 ②对住宅影响的辐射范围变大 ③有利于市中心人口的疏散 ④站点附近住宅开发密度较过去变低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据报载,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据此回答29-30题。
29.“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风化作用 B.水蚀作用 C.风蚀作用 D.沉积作用
30.“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A.滥伐森林 B.过度放牧 C.开山取石 D.环境污染
读“人口增长示意图9”,完成27-28题。
27.与当前我国人口增长模式相符的类型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8.关于④类国家人口问题现状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 B.青壮年劳动力过剩
C.人口素质偏低 D.城市人口比重较低
下图中甲、乙、丙反映了三类工厂的投入构成情况,据此回答25-26题。
25.按主导因素划分,甲类工厂代表的工业类型是
A.市场导向型 B.劳动力导向型
C.原料导向型 D.动力导向型
26.乙类工厂运费低的原因最不可能是
A.需要的原料和能源少
B.产品科技含量高
C.以航空运输为主
D.靠近原料地和消费市场
读图7,回答23-24题。
23.图7中从②到①的自然景观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水分变化 B.海陆分布 C.海拔的变化 D.热量变化
24.影响图7中从③到④自然景观变化体现了
A.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B.非地带性现象
C.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 D.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