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6.长江中下游湿地破坏严重,主要是因为该地区
A.用水增多,地表水减少 B.围湖造田,泥沙淤积
C.城市化进程加快,占用大量湿地 D.大片湿地改为鱼塘
15.我国政府下令停止开垦三江平原上的沼泽地,主要原因是
A.三江平原的土壤十分贫瘠 B.开发的成本太高
C.粮食过剩,价格下降 D.为了保护、改善生态环境
14.有这种居住景观的地区,最须克服的环境问题是
A.土壤盐碱化 B.洪水泛滥
C.地层下陷 D.水土流失
湿地与森林、海洋被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其在防洪、抗旱、调节气候、控制污染等方面具有其它生态系统不可替代的功能和效益,被誉为地球之“肾”。据此分析15-16题:
13.能形成这一居住景观的最主要原因是
A.风俗习惯 B.气候条件
C.土壤性质 D.国家政策
读我国部分省市区1996-2004年耕地变化情况表,回答8-12题:
1996-2004年我国部分省区耕地变化情况表
区域 |
耕地 面积(Km2) |
人口 (万人) |
1996-2004年耕地减少去向比重(%) |
||||
减少面积(Km2) |
建设占用 |
灾毁耕地 |
生态退耕 |
农业结构调整 |
|||
内蒙古 |
55689 |
2232 |
1009.60 |
1.78 |
2.26 |
95.26 |
0.69 |
甘肃 |
34860 |
2467 |
374.20 |
2.36 |
0.55 |
91.24 |
5.84 |
广东 |
23525 |
6961 |
248.60 |
13.76 |
1.23 |
1.88 |
83.12 |
江苏 |
44720 |
7110 |
344.80 |
37.27 |
3.26 |
8.71 |
50.77 |
福建 |
12135 |
3261 |
66.50 |
36.61 |
8.37 |
2.44 |
52.58 |
宁夏 |
8110 |
495 |
373.60 |
2.29 |
0.20 |
96.56 |
0.94 |
陕西 |
34474 |
3543 |
935.00 |
2.67 |
3.57 |
73.37 |
20.40 |
注:耕地面积和人口均为1996年数据。
8.上表中人均耕地面积最大的省区是
A.内蒙古 B.甘肃 C.福建 D.宁夏
9.生态退耕面积最大的省区是
A.宁夏 B.内蒙古 C.甘肃 D.陕西
10.上题正确选项地区生态退耕的主要是原因是
A.保护湿地 B.防止土地荒漠化 C.防止水土流失 D.防止地质灾害
11.主要由于农业结构调整而造成耕地减少最多的的省区是
A.江苏 B.福建 C.广东 D.宁夏
12.上题正确选项地区农业结构主要的调整方向是
A.发展商品谷物农业 B.发展林业
C.发展水产养殖业 D.发展乡镇企业
“人家半凿山腰住,车马多从头顶过”,右图是我国某地居住景观的示意图。判断下列13-14题。
7.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农业发展的共同条件是
A.高温期和多雨期相同
B.水源充足,土壤肥沃
C.地势平坦,河网密布
D.热量充足,无霜期长
6.A地区在工业发展的条件上,比F地区优越的是
A.高校林立,技术水平高
B.交通运输便利
C.矿产资源丰富
D.消费市场广大
2007年 9月19日2时30分,超强台风“韦帕”在浙江苍南县登陆,台风给浙江、上海、福建等地区带来强降雨,并引发了洪水。洪水发生期间,一市民通过手持式信号发射器发出了紧急呼救信号,政府相关部门立即安排了救援行动。半小时后,市民安全脱离洪水的围困。回答3-5题。
3.地区救灾办公室能迅速掌握洪水淹没地区情况,所利用的技术手段主要是
A.地理信息系统 B.全球定位系统 C.遥感技术 D.“数字地球”系统
4.上题中的地理信息技术的关键装置是
A.传感器 B.卫星系统 C.地面装置 D.信号发射设备
5.在对被洪水围困的市民开展营救行动的过程中,政府相关部门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 ①GIS技术 ②GPS技术 ③RS技术 ④“数字地球”技术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读“东部沿海地区图”,并回答6-7问题。
2.下列研究项目中,主要是应用GIS进行的有:
①近20年来广东省各地级市GDP的增长情况分析 ②近10年来珠江三角洲花卉基地的分布变化情况分析 ③广州市地铁线路的规划设计 ④近10年来广州市城区建设情况调查与居民住宅小区布局研究 ⑤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基金走势和投资项目分析研究
A.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③④⑤
1.关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一个在飞机或卫星上对地物进行感知,获取信息的系统
B.是地图的延伸
C.能随时确定自己所处的地理坐标
D.具有全天候、连续性和实时性的特点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