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下图为福建某地剖面图,据此完成22--24题。
22、读图发现①②地段植被多为浓密、矮小的灌木丛,其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A、水分条件影响 B、土壤条件影响
C、地形因素影响 D、人为因素影响
23、该地区的地带性土壤为( )
A、砖红壤 B、红壤 C、棕壤 D、灰化土
24、对该地区土地利用的正确规划是( )
A、①果园 ②林地 ③耕地 ④居住地
B、①林地 ②耕地 ③居住地 ④果园
C、①居住地 ②林地 ③果园 ④耕地
D、①林地 ②果园 ③居住地 ④耕地
读右图回答第19-21题。
19.关于右图区域内的自然地理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A.有储量丰富的有色金属
B.主要灾害性天气与亚洲高压的控制有关
C.草原广泛分布的地区
D.土质疏松是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20.与东北平原相比,该区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是( )
A.土壤肥沃 B.地形平坦 C.水源充足 D.热量丰富
21.该区国土整治所面临的主要课题是( )
①水土流失 ②土地沙漠化 ③酸性土壤改良 ④盐碱地整治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读右图“我国某地降水量(实线)与蒸发量(虚线)的季节变化曲线”。完成17-18题。
17.该地为我国的 ( )
A.东北地区 B.西北地区
C.长江中、下游地区 D.南部沿海地区
18.乙时期内,在我国可能出现的灾害性天气是( )
①华北地区--暴雨 ②北方地区--寒潮
③东南沿海地区--台风④黄河中、下游地区--干旱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读“中国分区图”回答13-16题。
13.形成甲、乙两区自然地理条件差异的是( )
A.海陆位置
B.乙地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的时间比甲长
C.纬度位置
D.甲地靠近冬季风的发源地
14.丙区的自然景观与甲、乙两区截然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
A.丙区深居内陆、受海洋影响小,降水量少
B.甲、乙两区日照时间长,积温高
C.甲、乙两区人类活动的历史悠久,人口密度大
D.丙区全年气温低、光照时数少
15.地点①一月份平均气温有可能为( )
A.18℃ B.5℃
C.-6℃ D.-28℃
16.地点②多年平均降水量有可能为( )
A.875mm B.733mm
C.422mm D.255mm
下列是我国甲、乙、丙三条河流各月流量资料(立方米/秒)。据此回答11-12题。
河流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甲 |
1200 |
1400 |
1700 |
1500 |
6000 |
12500 |
11000 |
7500 |
4500 |
3000 |
2000 |
1000 |
乙 |
0 |
0 |
80 |
50 |
60 |
200 |
260 |
300 |
220 |
100 |
60 |
50 |
丙 |
50 |
100 |
500 |
600 |
200 |
350 |
850 |
1100 |
700 |
500 |
300 |
100 |
11.甲、乙、丙三条河流所在的地区依次是 ( )
A.东北地区、华北地区、南部沿海地区
B.华北地区、东北地区、西北地区
C.南部沿海地区、东北地区、西北地区
D.南部沿海地区、西北地区、东北地区
12.乙河1、2月份断流的主要原因是 ( )
A.降水少,导致径流量小 B.气温高,蒸发强
C.气温低,冰川难以融化 D.东南季风难以到达
下图是我国四个地方(①-④)的年内各月气温与降水量图。四地均位于平原,且受东部雨带影响。据此回答7-10题。
7.四地夏季降雨均主要是( )
A.海洋湿热气团受迫抬升 B.地形的影响
C.热带气旋过境 D.地面强烈增温
8.6月中、下旬我国东部雨带一般位于( )
A.北京到南昌一带 B.钱塘江口到珠江口一带
C.青岛到西安一带 D.上海到重庆一带
9.一般情况下,位于6月中、下旬我国东部雨带所处地区内的地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0.图中,②地可能位于( )
A.松嫩平原 B.华北平原 C.成都平原 D.河套平原
右图所示为我国南方地区,回答4-6题:
4.该地区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
A.水土流失 B.土地沙化
C.土地盐碱化 D.土壤酸化
5.解决该地区农村能源问题的最有效措施是( )
A.开发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
B.大办沼气和营造速生薪炭林
C.大力推广生活用油和煤气等
D.大力开发油气资源和水电资源
6.该地区的气候特点是( )
A.7月份进入梅雨季节,8月伏旱
B.全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到2000毫米之间,降水集中在5-9月
C.雨热同期,热量丰富,无灾害性天气
D.光、水、热资源丰富且配合好,灾害性天气主要是台风活动的结果
读右图,完成1-3题。
1.图中所示反映了我国某地区的环境问题。该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 矿物燃料的大量燃烧
B.不合理的灌溉
C.过度开采地下水
D.过度樵采和滥垦滥牧
2.该环境问题对该地区可能造成的影响是( )
A.影响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安全
B.影响京广铁路线等重要交通线路的安全
C.提高了河流的泄洪能力使得可利用的水资源减少
D.该地的降水增加形成涝灾
3.图中“神黄”铁路运输的物质中,运量较大的物资可能是( )
A.煤炭 B.机械产品 C.棉花 D.粮食
34、读雨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 写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地理名称:A: B:
(2)雨林生态系统中,由于有机质分解和 再循环旺盛, 自身很少积累和补充养分。
(3)雨林生态系统中,雨林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 体内,所以成为系统中最关键的部分。
(4)雨林植被一旦被毁, 遭受强烈淋洗而很快丧失,使地表植物很难恢复,整个 生态系统就会陷于崩溃。
35读“长江中下游地区示意图”,回答问题:(8分)
(1)长江中下游平原早期,稠密的__________成为人们交通的阻隔,黏重的________使人们开垦困难。这一时期,长江中下游平原受地理环境的限制,耕作农业发展缓慢。
(2)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拥有众多的商品粮基地,其中数码①表示的是________(商品粮基地),数码④是_______(商品粮基地)。但这一地区,在农业走向规模化、专业化、机械化的今天,长江中下游平原作为全国“粮仓“的地位已逐渐让位于________平原和华北平原,在全国棉花生产中的地位比不上_________南部和华北平原。
(3)位于长江下游的长江三角洲,在良好的水热条件基础上,发展_______耕作业,主要种植________,此外,还有油菜、棉花等作物,一年两熟至三熟。
33.读山西省煤炭外运路线图,回答:(共8分)
|
|
|
(1)填写出晋煤外运的三条运煤干线
① ② ③
(2)填出我国三个著名的煤炭输出港
A 港, B 港, C 港
(3)为提高晋煤外运的能力,山西省从“六五”时期开始加强交通设施的建设,逐步形成了以 运输为主 、 运输为辅的煤炭外运路网体系。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