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8.读珠江三角洲与苏南城市化模式图(大部分),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地区工业化推动区域城市化,简述苏南与珠三角地区城市化推动力的差异。(6分)
(2)近年来苏南地区迅速发展,试分析其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6分)
27.读某区域风能资源分布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P地风能资源丰富,利用风能发电前景广阔,但开发利用风能也存在一些问题。试从自然、市场两方面对P地开发利用风能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6分)
(2)分析Q地风能资源贫乏的原因。该地正在开发的可再生常规能源是什么?(6分)
26.根据下面的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14分)
资料一:苏联垦荒区位示意图
资料二:20世纪50年代,苏联在西西伯利亚平原及哈萨克丘陵北部地区组织大规模的垦荒,这一地区属于草原带向半荒漠带过度的干草原带,气候干旱,降水变率大,干旱年份出现的频率很高。这一地区地势平坦,没有任何天然屏障阻挡来自极地和西伯利亚寒风的侵袭,冬春两季常有6-8级大风。冬季的强风常常将农田的积雪全部吹掉,春末夏初常形成大范围的沙尘暴。
在垦荒初期,人们没有充分考虑到垦荒区的气候和土壤等自然条件特点,没有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而是采用快速联片的“剃光头”式开荒及不恰当的耕作方法,如使用有壁犁深翻土地,将作物残茬埋入土中等,结果导致生态平衡失调,土壤风蚀以及由此引发的黑风暴一度十分严重。
(1) 简述苏联垦荒区的自然地理特征。(8分)
(2) 说明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怎样加剧了垦荒区土壤风蚀的进程?(6分)
产业转移是指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区域之间的产业转移,在一定程度上既是对区际商品贸易与区际要素流动的一种替代,又可以促进劳动力、资本与技术在区际间的流动。读下图完成24-25题。
24、该产业转移经历了①-④四个阶段,珠江三角洲吸纳国际产业转移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①原材料和能源丰富 ②廉价劳动力充足 ③交通便利 ④科技力量雄厚 ⑤地价低⑥市场广阔
A.①②③ B.②⑤⑥ C.③④⑥ D.①③④
25、有关珠江三角洲的产业转移的正确叙述是
A.第一次产业转移,移入大量的高新技术产业
B.80年代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环境污染不断好转
C.90年代至今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环境质量日益恶化
D.20世纪90年代珠江三角洲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向欠发达的内地转移
第Ⅱ卷
下图示意我国及东、中、西部三大地带能源自给率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22-23题。
22、图中四条曲线代表西部地带的是
A.Ⅰ B.Ⅱ C.Ⅲ D.Ⅳ
23、下列地区可以大量调出能源输往Ⅳ地带的是
①东北地区 ②西北地区 ③青藏地区 ④西南地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下图示意某区域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状况,据此完成20-21题。
20、1650-1780年,该区域
A.人口自然增长率很高 B.经历了移民开垦
C.农业结构复杂 D.注重生态保护
21、进入20世纪该区域
A.气候持续干旱 B.大力发展畜牧业
C.种植业产值降低 D.实施了退耕还林
下图为“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地形结构和农业用地结构饼状图”,据此完成18-19题。
18、造成该地农业用地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是
A.过度开垦 B.过度放牧 C.过度樵采 D.过度养殖
19、该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
A.缓坡退耕,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B.修建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C.全面封山育林,改善生态环境 D.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立体农业
近来人们研究开发出利用玉米叶片加工、编织购物袋的技术,这种购物袋易分解且物美价廉。据此完成16-17题。
16、该种购物袋的生产厂应该接近
A.原料产地 B.销售产地 C.能原产地 D.研发基地
17、该种购物袋的生产原料在我国的最大产地是
A.河南省 B.安徽省 C.四川省 D.吉林省
2009年12月7日至18日在哥本哈根召开了一个世界性大会,下面的这幅漫画反映了该大会应对的问题和存在的争议,观察该漫画的细节,完成14-15题。
14、漫画暗示大会应对的问题是:
A.煤炭资源的枯竭 B.热带雨林的毁坏
C.全球气候的变暖 D.臭氧空洞的危害
15、下列选项中,与漫画含义相同的是:
A.发达国家不同意承担责任 B.发展中国家坚持责任共担
C.发达国家坚持责任共担 D.发展中国家坚持不承担责任
目前,全球的热带雨林正以惊人的速度不断减少,尤其是亚马孙河流域以乔木为主的、高大密集的雨林群落,前景更不容乐观,据此完成12-13题。
12、下列不属于雨林全球环境效应的是:
A.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深刻影响着地球大气的碳氧平衡
B.茂密的雨林植被能减弱雨水对地表的冲刷,起到水土保持的作用
C.雨林森林能起到类似海绵的作用,促进水循环、调节水平衡
D.雨林是地球上繁衍物种最多、保护时间最长的场所,是世界生物基因的宝库
13、热带雨林被毁的根本原因是
A.过度的迁移农业 B.采矿、修路、城镇建设
C.人口增长和贫困 D.商业性伐木和开辟大型农牧场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