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229955  229963  229969  229973  229979  229981  229985  229991  229993  229999  230005  230009  230011  230015  230021  230023  230029  230033  230035  230039  230041  230045  230047  230049  230050  230051  230053  230054  230055  230057  230059  230063  230065  230069  230071  230075  230081  230083  230089  230093  230095  230099  230105  230111  230113  230119  230123  230125  230131  230135  230141  230149  447348 

据报道,到目前为止,已有美国、俄罗斯、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南极旅游大国和智利、阿根廷、日本等开展了南极旅游项目,中国国际旅行总社表示正在筹划到南极旅游的项目开发,据此回答7-8题。

7.南极旅游的兴起,表明

A.旅游主体的大众化              B.旅游空间的扩大化 

C.旅游方式和内容的多样性           D.旅游目的的娱乐性

8.南极旅游的兴起,与下列因素无关的是

A.科学技术的进步               B.人们求知、探密和搜奇欲望的增长

C.交通工具的发展               D.促使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增进友谊

试题详情

“桂林山水甲天下”是赞美喀斯特山水风光的一句名言。人们将这里的自然景观归为“四绝”, 即簪山、带山、幽洞、奇石。据此完成5-6题。

5.桂林山水的美学价值主要体现在

A.形象美        B.色彩美        C.动态美        D.听觉美

6.目前影响桂林地区旅游资源开发的主要因素是                

A.游览的价值      B.环境的承载量     C.交通的通达性    D.旅游接待能力

试题详情

在我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冬季避寒旅游逐渐流行起来。据研究,一月平均气温一般在10℃到22℃之间的地区.适合于作为冬季避寒旅游的目的地。据此回答3-4题。

3.我国冬季比世界上同纬度地区偏冷的主要原因之一是

A.受副极地低气压的控制            B. 西伯利亚冷空气频繁南下

C. 东部沿海受到海流影响            D. 太阳高度小,日照时间短

4.下列各组城市中,适合于冬季避寒旅游的是

A. 珠海、南昌     B. 南昌、贵阳      C. 贵阳、厦门     D. 厦门、珠海

试题详情

《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指出,在今后五年内国家将重点建设12个红色旅游区。目前,上海、井冈山、遵义、延安、西柏坡已被国务院定为红色旅游景区。据图、表材料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①旅游区发展条件的叙述,错误的是

A.多喀斯特地貌,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较好   

B.许多旅游景观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C.交通位置相对闭塞,是其旅游发展的制约因素 

D.与②旅游区相比,该地的旅游市场距离较近

2.我国两大红色旅游地客源抽样统计情况反映了

A.旅游资源具有可创造性和非凡性        B.地区接待能力制约着客流量的多少

C.旅游地的最优吸引半径是有限的        D.游览价值的高低影响客源地的形成

试题详情

40.

材料三:读10,回答相关问题。

(3)海上运输为亚欧文化交流主要途径之一。填写图中航线经过地区的重要地理事物。(6分)

A        (海域)   B         (海峡)   C        (岛屿)

(4)若P线表示昏线,请描述该季节①、②两地的气候特点及成因。(8分)

(5)图中L、B、M三地居民建筑深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其房屋墙体厚薄关系是        (用“>”表示),试分析其原因。(6分)

试题详情

37.(16分)读“我国东部沿海某地区城市分布图”,和该地区“1976年-2008年产业结构变化图”,回答问题。

 

(1)该地区的地形以          为主。(2分)

(2)简述该地区城市空间分布的特点。(4分)

(3)甲是传统工业城市,其主要工业部门最有可能是      工业,分析该市发展此项工业的主要优势区位。(6分)

(4)近32年来,该地区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具体表现为第一产业比重下降到    %,而第三产业的比重则上升了       百分点。(4分)

试题详情

36.(20分)读下列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央气象台2008年12月5日6时发布寒潮橙色警报:受东移南下强冷空气影响,白天到夜间,我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将出现大风和强降温天气。华北大部、东北地区、黄淮、江淮将有5-7级偏北风,上述地区的气温将下降8-12℃,部分地区可超过14℃。

材料二: 读图8

 

图8  2008年12月5日6时亚洲东部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图

(1)此次大风降温天气是由     天气系统活动造成的,该天气系统过境后天气的主要特征是                。(6分)

(2)图中甲、乙两地风速较大的是    地,主要依据是                 。(4分)

(3)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地方最可能出现降水的地区是        。(2分)

材料三:作图题。(8分)

(4)在赤道太平洋区域,由于西太平洋水温最高,东太平洋水温最低,因此西太平洋盛行上升气流,升到高空后向东流去,到达低温的东太平洋后转向下沉,然后在海面上以东风形式返回西太平洋。这样,便构成了一个东西向的大气环流圈,气象学上称作“沃克环流圈”。请画出“沃克环流”图。

 

(5)请作出图中A、B两点风向(说明: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及风向)。

 

试题详情

11.有关图中内容,判断正确的是

A.该地观看北极星的仰角为45°

B.该地可能位于欧洲某地

C.图中X、Y线的数值分别是53°26′和150°

D.当北京时间12时,该地物体影子朝西北方向

第Ⅱ卷(综合题  共160分)

试题详情

10.关于①、②、③、④表示的方向,对应正确的是

A.①-S  ③-N   B.②-N  ④-S  

C.①-E ③-W   D.②-E  ④-W

试题详情

9.关于图中四种气候分布和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A.主要分布在大陆东岸的是a和b 

B.主要分布在大陆西岸的是c和d

C.由气压带与风带交替控制的是a和d 

D.受单一气压带或风带控制的是b和c

图5为某地某日太阳视运动图,当太阳位于⑤点时,北京时间为6月22日10时,据此回答10-11题。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