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9.有人把自然资源丰富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低于自然资源匮乏国家的现象称为“资源诅咒”对于这种现象,下列解释最合理的是 ( )
A.自然资源质量差 B.资源开发成本过高
C.经济发展过分依赖资源输出 D.资源收入主要用于社会福利
18.我国不断加大对西部地区生态补偿力度的主要原因是 ( )
A.西部地区是我国大江大河的水源保护区 B.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缓慢,需要大力扶持
C.西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需要资金开发 D.西部地区自然条件较差,生态环境脆弱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具有维护生态安全、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人们把湿地称为“地球之肾”、天然水库和k*s^5#u天然物种库。云南的大山包、拉市海、纳帕海和k*s^5#u碧塔海(如图)是我国新增的4处重要湿地。20世纪80年代初,纳帕海周围山上的原始森林已被砍伐殆尽,为开垦田地、扩大牧地,人们设法排干湖水、降低水位,致使湿地面积不断减少。当年勘察人员仅调查到残存的100余亩沼泽地、数十只黑颈鹤。读下图完成16-17题。
16.与图中4处湿地的形成无关的是( )
A.海拔高,气温低,蒸发量小
B.地形相对低洼,容易积水
C..植被较好,容易涵养水源
D.都濒临长江,常因长江洪水泛滥而积水
17.从保护湿地和k*s^5#u发展经济的角度看,不合理的行为有 ( )
A.修筑梯田,种植作物,解决贫困山区的粮食问题
B.打坝蓄水、恢复沼泽地
C.利用文化生态优势,发展旅游等绿色产业
D.加大投入,进行改造,建湿地公园
下图为我国三个流域“水灾受灾比(受水灾的县域个数与总县域个数的比值)多年平均的月变化图”。读图回答13-15题。
13.三个流域水灾受灾比的特点有 ( )
①.峰值均出现在4-6月 ②.峰值出现月份与降水季节变化基本一致
③.峰值出现的时间由北向南逐渐推迟 ④.珠江流域的受灾比最小
A.
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4.当黄河流域水灾受灾比出现峰值时 ( )
①.我国东部地区雨带推移到华北平原
②.巴西高原草木生长旺盛
③.美国南部飓风活动频繁
④.阿尔卑斯山雪线处于一年中最低位置
A. 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5.关于长江和k*s^5#u黄河的叙述,正确的有 ( )
①.长江和k*s^5#u黄河都流经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 ②.黄河在初春和k*s^5#u初秋易发生凌汛
③.治理黄河的关键是不断加固下游两岸大堤
④.三峡工程的建设提高了长江的航运能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下图示意某地区的地貌类型。读图,完成11-12题。
11.适宜发展海水养殖业的地区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12.若在甲、乙两地新建居民点,则甲地应特别注意防范 ( )
A.地震破坏 B.滑坡 C.海潮侵袭 D.暴雨
我国某边防站(海拔4 900米)的驻防官兵在艰苦的条件下,为改善生活试种蔬菜。他们先盖起简易阳光房,但种的蔬菜仍不能生长。后来,他们又在简易阳光房中搭架,架上盆栽,终于有了收获。回答9-10题。
9. 盖简易阳光房改造的自然条件主要是 ( )
A.热量 B.水分 C.土壤 D.光照
10. 在简易阳光房中再搭架盆栽,蔬菜才能生长,解决的问题是 ( )
A 蒸发量大 B 多虫害 C 地温低 D 太阳辐射
读右图,回答7-8题
7. 为了加强水土保持,甲、乙、丙、丁四地段中,最应退耕还林(草)的是 ( )
A. 甲 B.乙 C.丙 D.丁
8. 甲、乙、丙、丁四地段中,灌溉条件最好的地段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右图示意为某专题研究建立的地理信息系统(GIS)图层。据此完成5-6题。
5.
该专题研究可能是 ( )
A.耕地分类和k*s^5#u评价 B.工业分布与交通的关系
C.商业分布和k*s^5#u规划 D.学校布局
6. 若利用该地理信息系统进行深埋垃圾场选址,在下列图层中应增加 ( )
①大气污染 ②区域规划
③造纸厂、印刷厂分布 ④水文地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k*s^5#u方法划分出来的。由于目不同,所用的指k*s^5#u标和k*s^5#u方法也不同。读黄河流域图回答2-4题。
2.黄河流域作为一个区域,其划的方法是( )
A.利用单一指标划分
B.利用综合指标划分
以行政区划为指标
D.利用气候、地形等指标
3.甲湖泊面积不断缩小,要及时获取湖泊面积变化情况,最快捷途径是 ( )
A.RS技术
B.GPS技术
GIS技术
D.实地考察
4.图中乙、丙、丁三地的最主要环境问题分别是 ( )
A.气候干旱、洪涝灾害、生物多样性减少 B.酸雨、水土流失、赤潮
荒漠化、水土流失、海洋污染 D.水土流失、荒漠化、泥沙淤积
1. 我国“南米北面”的传统饮食习惯,体现了农业生产的 ( )
A.地域性 B.周期性 C.商品性 D.市场性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