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造成该农场近年来自西部牧场肥育牲畜数量减少的原因主要是( )
①交通发达 ②人们饮食习惯改变 ③腌肉需求量大增 ④节省运费 ⑤饲料作物栽种大幅缩减
A.①②③④ B.②③⑤ C.②⑤ D.①④
下图是我国某种工业的分布图,读图并结合所学地理原理回答下列问题。
41.(26分)读某国东北部地区多年降水量(单位:mm)资料图表及其水稻分布图,回答问题。
年份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1965年 |
0 |
13 |
10 |
36 |
15 |
130 |
405 |
290 |
170 |
64 |
3 |
5 |
1966年 |
28 |
10 |
18 |
0 |
53 |
112 |
371 |
356 |
264 |
81 |
76 |
8 |
1967年 |
13 |
20 |
10 |
36 |
15 |
130 |
405 |
290 |
170 |
64 |
3 |
5 |
1968年 |
15 |
56 |
18 |
20 |
13 |
28 |
322 |
510 |
109 |
52 |
0 |
0 |
1969年 |
25 |
25 |
3 |
0 |
0 |
8 |
218 |
244 |
158 |
0 |
20 |
10 |
(1)从表中数据归纳出该地降水的特点。(6分)
(2)一年中各月降水量均在50mm以上的时段为雨季。请说明形成雨季长短差异显著的
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3)1969年当地水稻歉收,影响当年收成的主要气象灾害是________________。(2分)
(4)分析图中水稻分布区的有利自然条件有哪些?(6分)
(5)该国对我国出口的优势产品是
A.钢铁 B.石油、石化产品 C.软件 D.服装、机电产品
在该国此产品的著名生产基地是 ,试分析当地发展该产业的优势区位条件。
湛江一中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40.(30分)读下面三幅图回答问题:
(1)读图甲说明该国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分析甲图A、B两地年降水量差异主要原因?( 8 分)
(2)结合图甲简要分析墨累一达令河流域发展灌溉农业,对河口生态产生的不利影响?(6分)
(3)读图乙说出该国高度发达的商品农牧业主要分布在 ,这里发展农业的主要社会经济条件有哪些?(6分)
(4)墨累河流域是荒漠化最快的地区之一,简要分析其人为原因?(4分)
(5)该国是除美国以外拒绝在《京都议定书》上签字的唯一发达国家,结合其海陆分布和地形分析如果环境持续恶化对该国国土面积产生怎样的影响?(6分)
11.关于我国人口与民族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我国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的主要原因是人地矛盾加剧
B.在我国的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
C.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是小杂居,大聚居 D.泼水节是傣族的传统节日
下面为世界某地区气候资料及多年冻土等值线图,读图回答9-10题。
9.导致积雪日数和≥10℃积温等值线在图中①处向南弯曲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海陆分布 C.纬度 D.地表覆盖
10.与我国上海比较,图中P城工业发展的优势是
A.交通便利 B.劳动力资源丰富 C.市场广阔 D.矿产资源丰富
8.右图为世界某运河区分布略图,图中虚线为运河航线。关于图中运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示大部分地区的气候类型为热带沙漠气候
B.图中P、Q海域分别为大西洋、太平洋
C.该运河是北美洲和拉丁美洲的界线
D.该运河是亚欧的贸易通道
2009年12月28日,被索马里海盗骑劫的中国船员和“德新海”轮安全获救。读右图,回答6-7题。
6.此时节,图中表层洋流流向
A.北半球自西南向东北,南半球自东北向西南
B.北半球自东北向西南,南半球自西南向东北
C.自东北向西南
D.自西南向东北
7.对图中A处海峡及其附近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A.该海域为霍尔木兹海峡,为世界原油运输的重要通道
B.该海域处于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之间,正在不断地扩大
C.该海域附近地区此时节寒冷干燥
D.该地区得益于石油开发,经济发达,工业体系完善
5.在“南极地区图”中的四个科学考察站中,不会出现
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4.关于美国的资源和工业分布特点,正确的是
A.阿巴拉契亚山脉煤、铁资源储量丰富
B.墨西哥湾沿岸盛产石油,休斯敦是石化中心
C.匹兹堡的钢铁工业和芝加哥的汽车工业发达
D.洛杉矶近郊的“硅谷”是微电子工业中心
3.关于美国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域专业化特点突出 B.棉花分布于西北部
C.小麦区位于美国南部 D.农业侧重生物技术和水利发展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