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下图为我国沿30°N几种地理参数随经度的变化趋势示意图,读图回答17-18题。
17.图中①、②、③三条曲线代表的地理事物分别是
A.地势、年太阳辐射量、7月均温
B.地势、7月均温、年太阳辐射量
C.7月均温、年太阳辐射量、地势
D.年太阳辐射量、地势、7月均温
18.制约a、c两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分别是
A.降水稀少;光照不足 B.地形崎岖;土壤贫瘠
C.地质灾害多发;丘陵起伏 D.热量不足;气象灾害多发
读某地等高线图回答14-16题。
14.该图中心所在地区主要的土壤类型是:
A.红壤 B.黑土
C.紫色土 D.黄壤
15.图示区域应重点防范的自然灾害是:
A.沙尘暴、地震
B.洪涝、泥石流
C.台风、滑坡
D.寒潮、干旱
16.该地区主要能源是:
A.石油和天然气 B.水能 C.地热能 D.太阳能
下图是某区域等年降水量线图,读图回答11-13题。
11.图示区域内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是:
A.由东向西逐渐减少 B.由西南向东北逐渐减少
C.由西向东逐渐减少 D.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
12.下面四图中,能正确反映图中河流②处月平均流量分配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13.沿图中甲乙线,从甲至乙地理事物的变化正确的是:
A.高寒草原、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地势第一级阶梯、第二级阶梯、第三级阶梯
C.干旱、水土流失、台风 D.青稞、小麦、水稻
读右图,回答9-10题。
9.关于图示区域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能源矿产储量丰富
B.广阔的冲积平原,地形平坦
C.河流流量大、汛期长,水能丰
D.自然土壤为黄土,深厚肥沃
10.该地区酸雨危害较严重,不属于其主要成因的是
A.气候湿润 B.地形以盆地为主 C.有色冶金工业发达 D.大量燃烧矿物燃料
我国加入WTO后,农业面临挑战。根据目前“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和价格与世界相应指标关系图”(图1),回答6-8题。
6.从国际价格比看,图中四种农产品受国际市场冲击强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
A.油料、水果、水产品、粮棉
B.水产品、粮棉、油料、水果
C.粮棉、水产品、油料、水果
D.水果、油料、水产品、粮棉
7.关于图中农产品在我国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第二级阶梯上也有商品粮棉基地分布
B.我国北方主要油料作物是油菜,南方是花生
C.我国北方主要水果是苹果、柑桔,南方是香蕉、荔枝
D.我国最大的渔场是长芦渔场
8.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主要农作物是
A.春小麦、大豆、甜菜 B.冬小麦、棉花、花生
C.大麦、青稞、豌豆 D.水稻、棉花、油菜
读中国地理四大区域图,回答3-5题。
3.综合考虑纬度、地形、气候等因素,四大区域太阳年辐射总量由大到小的排序是
A.abcd B.adbc
C.dbac D.dcba
4.有关四大区域农业发展主要制约因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a--水旱灾害 B.b--土壤肥力
C.c--灌溉水源 D.d--生长积温
5.有关四大区域主要能源的叙述,错误的是
A.a--水能、潮汐能、太阳能
B.b--煤、石油
C.c--石油、煤、天然气
D.d--地热能、风能、太阳能、水能
读右图回答1-2题。
1.H经线穿越的我国大地形区有
( )
A.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青藏高原、云贵高原
B.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C.黄土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D.准噶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青藏高原
2.E纬线穿过的我国省级行政单位有( )
A.山东省、河北省、山西省、甘肃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B.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甘肃省、青海省
C.辽宁省、河北省、山西省、甘肃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D.江苏省、河南省、陕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青海省
27. 读我国某区域图(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图示北部平原地区春季土壤旱情严重,试分析其主要原因。(6分)
(2)图中A是所在河流上迄今争议最少的水利枢纽工程,其名称是__________(2分)。该水利枢纽工程以下河段径流量沿途变化的趋势是_____________(2分),试分析其主要原因(6分)。
26.读表3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18分)
表3 我国不同地区年降水量的季节分配
(1) 表中资料显示,我国 (2分)
A.各地降水量集中于夏、秋季节
B.各地降水量季节分配极不均匀
C.东部季风区降水量集中于夏、秋季节
D.华北平原的降水量集中于夏、秋季节
(2) 表中,夏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比例最小的地点是 (2分),根据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分析造成该现象的主要原因(4分)。
(3) 表中,夏季降水量最少的地点是 (2分),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
(4) 分析五台山年降水量高于郑州年降水量的主要原因(4分)。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