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230205  230213  230219  230223  230229  230231  230235  230241  230243  230249  230255  230259  230261  230265  230271  230273  230279  230283  230285  230289  230291  230295  230297  230299  230300  230301  230303  230304  230305  230307  230309  230313  230315  230319  230321  230325  230331  230333  230339  230343  230345  230349  230355  230361  230363  230369  230373  230375  230381  230385  230391  230399  447348 

读右侧某海区图,回答13-14题:

13、如图经线A为50°W,那么该海区洋流的方向是(  )

A.自西向东          B.自东向西

C.可能向东,可能向西    D.无法确定

14、如果经线A为60°E,当洋流方向为自西向东时,则下列说法可能的是(   )

A.塔里木河正值枯水季节    B.希腊正值多雨季节

C.牡丹江正值多雨季节     D.南极长城站(62°S,59°W)出现极夜现象

试题详情

读下图某日北半球某纬线上不同经度的太阳高度,读图回答8-12题:

8、此刻,北京时间是(  )

A.3:20     B.9:20     C.15:20    D.21:20

9、此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  )

A.0°     B.5°N     C.15°N    D.23°26′N

10、6月22日,该纬线上的最小太阳高度为(  )

A.6°34′     B.8°26′    C.21°26′    D.21°34′

11、此日,下列现象可能发生的是:(  )

A.北印度洋洋流呈逆时针方向运动

B.北京日出方向为东偏北

C.甲、乙两地太阳高度最大值为15°

D.巴西高原呈现草类茂盛的景象

12、此日某时刻,该纬线上的甲、乙两地的太阳高度均为15°,则甲、乙两地之间最短地面距离是(  )

A.1650km  B.3300km  C.4950km  D.6600km

试题详情

读表1和相关资料,回答6-7题。

表1:2010年海地地震和智利地震的数据资料(注:甲、乙分别代表两地的震中)

 
发生时间(区时)
震中
震级
震源深度
死亡人数
海地地震
1月12日16时53分
甲:18.5°N,72.5°W
7.3
10千米
约30万人
智利地震
2月27日3时34分
乙:35.5°S,72.6°W
8.8
33千米
约700人

6、关于两地地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死亡人数与震级大小成正比       B.震源均位于上地幔的软流层中

C.两地震中相距约6000千米     D.均位于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海地地震后,中国国际救援队于北京时间1月13日20时30分左右从首都国际机场起飞,并于海地当地区时14日2时左右抵达海地太子港机场。

7、飞机飞行时间约为(  )

A.13小时30分钟              B.16小时30分钟

C.18小时30分钟             D.22小时30分钟

试题详情

下图为某山地的局部等高线图,等高距为20米,AB为空中索道。回答3-5题。

3、乘索道上行的方向是(  )

A.东北   B.西南   

C.正北   D.正南

4、图中湖泊对河流的影响是,使河流(  )

A.径流更稳定   B.径流量更大

C.含沙量增加   D.流速加快

5、图中有一瀑布,瀑布及其可能的观赏位置分别是(  )

A.甲、乙   B.丙、丁  C.乙、甲  D.乙、丁

试题详情

读下图,回答1-2题。

1、上面四幅图中,表示实际范围最大的是(  )

A.a图       B.b图      C.c图       D.d图

2、上面四幅图中等高距相同,则a、b、c、d四处坡度大小排列正确的是(  )

A.a=b=c=d     B.a>c>d>b    C.b>d>c>a     D.c>b>a>d

试题详情

38.读我国某区域图,完成高¥考^资@源*网下列各题。(12分)

(1)描述图示地区的主要地形特征。(4分)

(2)该地区滑坡、泥石流高¥考^资@源*网等地质灾害频发,请简要分析成因。(4分)

(3)图中P为省会城市,它是      市,简要回答该市形成的自然区位因素。(4分)

座 号
 

试题详情

36.区域积雪面积“距平指数”是指某一时间积雪面积与同时期多年平均积雪面积的差值。读某区域高¥考^资@源*网等高线图和甲国图示地区“区域积雪面积距平指数示意图”,回答高¥考^资@源*网下列问题。(6分)

(1)L1河和L2河的水源补给主要来源于       、       ;图5中有三个经纬线交点,其中海拔最低点的地理坐标为       。(3分)

(2)据统计分析,“距平指数”超过20或低于-20,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雪灾或旱灾。1996年-2006年期间,出现雪灾的时间有:       (年份)。(1分)

(3)并简述L1河段流域多冬季雪灾的主要自然原因。(2分)

试题详情

右图为我国某地区高¥考^资@源*网等降水量线分布图,读图回答33-35题:

33.甲处高¥考^资@源*网等降水量线向北凸出的主要原因是

A.距印度洋较近,水汽丰富

受西南季风影响,暖湿气流沿河谷深入

C.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东南季风深入

D.多锋面、气旋活动

34.有关该区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区有丰富的水能、地热能资源

图中河谷成因与东非大裂谷相似

C.甲处自然带表现为明显的垂直地带性

D.甲处高¥考^资@源*网等降水量线密集的主要影响是地形

35.该区域具有明显优势的清洁能源有

①水能  ②风能  ③地热  ④石油  ⑤天然气  ⑥太阳能

A. ②⑤⑥      ①④⑥    C. ①③⑥    D. ①②③

试题详情

右图为我国某年夏季高¥考^资@源*网等温线和盛行风向图,读图回答31-32题。

31.图中最低温的成因主要是

A.该处为封闭的盆地地形  地势高

C.夏季风不能影响

D.太阳辐射少

32.东部地区高¥考^资@源*网等温线的走向大致与海岸线一致,这说明

A.受纬度位置影响明显

不受地形地势影响

C.受夏季风影响明显

D.夏季我国南北温差较大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