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230443  230451  230457  230461  230467  230469  230473  230479  230481  230487  230493  230497  230499  230503  230509  230511  230517  230521  230523  230527  230529  230533  230535  230537  230538  230539  230541  230542  230543  230545  230547  230551  230553  230557  230559  230563  230569  230571  230577  230581  230583  230587  230593  230599  230601  230607  230611  230613  230619  230623  230629  230637  447348 

右图为工业化发展不同阶段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劳动力比例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42--43题。

42.图中a、b、c三条曲线,表示工业和服

务业劳动力比例变化曲线的分别是  

A.a、b   C.b、c   B.b、a   D.c、a

43.从各产业劳动力的比例情况看,我国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是 

A.①   B.②   C.③     D.④

试题详情

展开始转向工业化与城市化并行的新阶段,“3小时都市圈”呼之欲出。据此回答38--41题:

38.制约长江三角洲形成“3小时都市圈”的瓶颈是

A.信息传递    B.市场营销     C.交通建设     D.农副产品

39.长江三角洲城市带将把15座中心城市、55座中等城市、1446座小城镇全部纳入自己的“怀抱”,城市的这种集聚效应,有利于

①充分利用基础设施     

②加强彼此间的信息交流和协作

③获得规模效益,实现共同繁荣   

④改善城市环境    ⑤缓解内城衰落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③④⑤

40.2002年,在国内生产总值中,长江三角洲15个城市第一、二、三产业的比例达到6%:52%:42%,这个比值说明

A.长江三角洲带的兴起可以脱离第一产业的支持

B.三大产业比例失调,城市发展不合理

C.当地农村人口已全部转化为城镇人口

D.长江三角洲城市化水平较高,且发展稳定

41.长三角都市圈、纽约都市圈、北美五大湖都市圈、东京都市圈、巴黎都市圈、伦敦都市圈六大城市圈的共同特征是

A.丰富的矿产资源    B.暖湿气候    C.平坦的地形     D.便利的海运

试题详情

37.读“二战后美国某跨国公司电子产品在

本国及不同类型国家的生产和消费发展阶

段示意图”。问该公司从哪个阶段开始大规

模在其他发达国家投资建厂?

A.Ⅰ阶段     B.Ⅱ阶段    

C.Ⅲ阶段     D.无法确定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的社会发展

进程,如今出现急剧变化,城市间快速交通网络

呈现出全面接轨态势,农民向城市迁移,经济

一体化措施纷纷启动,以工业化为重心的社会发

试题详情

右图是甲-戊5个国家三个产业,就业人口结构的等边三角形图。据图回答34--36题:

34.城市化程度最低的国家是

A.甲  B.丁   C.乙   D.丙 

35.经济结构已进入后工业化阶段的国家是

A.丁      B.乙        

C.丙      D.戊

36.经济发展阶段处于成熟期的国家是

A.甲      B.乙            

C.丙      D.戊

试题详情

江苏是我国城市化发展较快的省区之一,请根据下图,回答32--33题。

32.在江苏省内,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地区是

A.北部地区   B.中部地区  

C.南部地区   D.北部和中部地区

33.近年来,外商的投资逐步从珠三角地区转移到江苏省。对比珠三角地区,江苏省具有的优势条件是   

A.自然条件优越

B.丰富的矿产资源      

C.国家对外开放政策     

D.海外华侨的大规模投资

试题详情

下表为我国三种产业生产布局的变化,根据所学的地理原理回答29--31题。

 
甲产业
乙产业
丙产业
1990年主要生产省份
上海、广东、北京、天津、山东、安徽、河南、江苏、四川
 
 
2001年主要生产省份
广东、山东、安徽、
河南、江苏、四川
北京39%
广东26%
上海35%、广东28%江苏20%

29.影响甲产业布局的主要因素是

A.原材料的供应   B.大量廉价的劳动力C.交通的便利程度  D.市场的开放程度

30.决定乙、丙产业集中分布在京、沪、粤三地的最主要原因是

A.环境因素   B.技术因素     C.交通因素     D.劳动力因素

31.有关甲、乙、丙产业布局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产业因生产条件在地区优势方面的变化,有从沿海向内地迁移的趋势

   B.乙、丙产业布局的集聚效应明显,只是为了降低生产成本

C.甲、乙、丙产业均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   

D.三种产业布局的变化体现了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

试题详情

珠江三角洲历史上以桑基鱼塘闻名全国,并且是我国十大商品粮基地之一、三大蚕桑基地之一、最大蔗糖基地。近年来,农业生产结构已经发生巨大变化,甚至出现大片出租、出售土地的现象。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27--28题。

27.珠江三角洲形成“桑基”农业的有利条件是

A.气候高温少雨                 B.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C.地势低平,河流众多,水网稠密         D.具有肥沃的红壤

28.近年来,珠江三角洲农业生产发生巨大变化的主要原因有 

A.粮食需求量的大幅减少       B.全球气候变暖

C.劳动力价格的不断减少       D.经济发展使地价不断提高

试题详情

读气候对东北地区农业生产影响示意图,分析回答25--26题。

25.根据教材所学知识判断下列选项不属于东北地区气候特点的是 

  A.冬冷夏凉        B.降水集中于夏季,雨热同期    

C.属于季风气候      D.位于我国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年降水量在800mm以下

26.下列关于东北地区气候与农业生产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北地区气候决定了热量条件不够好,因此,东北地区粮食品质差

  B.东北地区气候雨热同期,决定了农业生产活动只能在夏季进行

  C.东北地区气候雨热同期,热量条件不高,决定了农业生产季节性强,为农村地区的综合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D.东北地区气候决定了热量高,因此,东北地区不宜种植喜凉作物,例如小麦、大豆等等

试题详情

曲线图,完成22-24题。

22.图中表示省会城市B降水量逐月分布状况的是 

23.积温值A地高于E地,主要是因为 

  ①A地地处河谷,地势低  ②距冬季风源地远  ③纬度低,是温带  ④为山地背风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24.图示平原地区适宜种植的农作物有 

A.冬小麦、玉米、大豆          C.甜菜、大豆、花生

B.春小麦、玉米、甜菜          D.玉米、高粱、甘蔗

试题详情

22.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农业发展的共同条件是

A.水源充足,土壤肥沃

B.地势平坦,河网密布 

C.热量充足,无霜期长

D.都是季风区,雨热同季

读我国某地区地形剖面图及对应的积温、降水量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