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230500  230508  230514  230518  230524  230526  230530  230536  230538  230544  230550  230554  230556  230560  230566  230568  230574  230578  230580  230584  230586  230590  230592  230594  230595  230596  230598  230599  230600  230602  230604  230608  230610  230614  230616  230620  230626  230628  230634  230638  230640  230644  230650  230656  230658  230664  230668  230670  230676  230680  230686  230694  447348 

42.(12分)读我国某省区图,分析回答。

(1)概括P地所在省区地势特点。(2分)

 (2)简要分析GH河段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4分)

(3)说明P地发展炼铝业的区位优势,并指出该省区在工矿业发展中应注意的环境问题。(6分)

  43.(13分)读图(甘肃省政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兰新线的走向和所经过的地形区。(4分)

(2)分析酒泉市所在地区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5分)

(3)玉门、酒泉两市城市区位因素有何不同?(4分)

长春市十一高中2009-2010学年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答题纸

试题详情

41.(15分)右图是“我国九大商品粮生产基地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2分)指出商品粮基地①到④的名称。

⑵(6分)图中A处主要土壤类型为红壤,简述其特点和改造的措施。

⑶(4分)2007年中央1号文件指出:“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请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将农业发展方向与对应的地区用直线连接起来。

松嫩平原
 
推进特色农业发展,着力建设环境友好型农业区域

珠江三角洲
 
发展农机技术,促进粮油生产规模化和集约化

中部地区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粮棉生产的区域化

西部地区
 
积极发展高效农业和外向型农业

⑷(3分)发展现代农业是一个历史趋势,从发达国家的实践看,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有A、B两种:

A模式--用资本和技术替代劳动,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规模化经营的道路;

B模式--以资本和技术替代土地、水等稀缺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集约化经营的道路。

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现代农业发展应属于___模式(填字母,下同),荷兰、以色列、日本、韩国等国家现代农业发展应属于___模式,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应主要借鉴___模式。

试题详情

34.下图示意尼罗河三个源流流域年降水量分布及MN河示意图,回答问题。(10分)

  表3 尼罗河径流量构成

          流域构成(%)
 
时段
白尼罗河
青尼罗河
阿特巴拉河
全年
32
60
8
洪水期
10
68
22
枯水期
83
17
0

(1)分析尼罗河径流量的季节变化特点:洪水期出现在北半球    半年,枯水期出现在  半年;原因                                 。(4分)

(2)为什么尼罗河枯水期径流主要来自白尼罗河?(2分)

(3)简述尼罗河径流季节变化对其下游河谷及三角洲古代农业生产的影响(2分)

(4)分析MN河流水量大的原因。(2分)

厦门大学附属科技中学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试题详情

32.图16为“我国西南地区局部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写出与M省区相邻的四个省区的简称。(2分)

(2)M省降水丰富,从水汽来源地和风向的角度说明其成因。(4分)

材料  2007年6月3日云南省普洱市宁洱县发生里氏6.4级地震。2008年8月20日云南省德宏州盈江县境内又发生里氏5.9级地震.地震给当地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带来极大损失。

(3)简述两地地震频发的原因。(2分)

(4)描述M省所在主要地形区突出的地貌特征(2分)

试题详情

31.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图示a、b两地中位于珠江三角洲的是__________。(1分)K^S*5U.C

(2)珠三角的基塘生产,将桑蚕、甘蔗、果树和花卉的生产与养鱼有机结合。随着经济的发展,这里的桑(蔗)基鱼塘逐渐减少,果(花)基鱼塘不断增多,最主要的原因是      (1分)

A.气候条件变化   B.农业科技发展   C.交通条件改善   D.市场需求变化

(3)填写下表,说明应从哪些方面比较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的区域差异(4分)

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的区域差异
(只需列出比较的要素)
自然环境的差异主要体现在
 
 
人类活动的差异主要体现在
 
 

(4)图甲所示区域与图乙所示区域大部分地区纬度相当,但气候截然不同,说出甲、乙所示区域的主要气候类型,并分析造成气候差异的原因。(4分)

                                             

 

试题详情

读图8,回答28-30题。

28.图中①②处发展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   )

   A.地形、水源             B.水源、地形     

   C.土壤、光照             D.热理、水源

29.图中②④所在地区纬度大致相同,但地球环境差异显著,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

   A.水源               B.海陆位置   

C.地形               D.土壤

30.图中③所在林区比东北林区树种更为丰富,其根本原因是该地        (   )

   A.年降水量大.气温高        B.光照和热量条件好

   C.纬度低.相地高差大        D.土壤肥沃.水源充

试题详情

27.有关I、II、III三个自然区的叙述,正确的有              (   )

   A.II区比III区纬度高,故热量较III少

   B.III区比II纬度低,故太阳光照比II区强

   C.III区与I区南部距海远近不同,故以400mm等降水量线为两区界线

   D.II区比I区北部降水少,以400mm等降水量线为两区界线

 

试题详情

下图为建设中的厦深铁路规划示意图,近年来,厦深铁路规划沿线地区城市都先后出现了严重咸潮。据图回答25-26题。

25.关于厦深铁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起点和终点都是我国的经济特区    B.沿线人口稠密,很多地方被称为“侨乡”

C.有助于完善我国的交通网和巩固国防

D.沿线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甘蔗、油菜生产基地

26.该地区冬季容易发生咸潮危害的主要原因是                (   )

A.过度抽取地下水        B.沿海地势低平,台风使海水大量涌入变成

C.冬季河流径流量小       D.城市规模扩大,工农业发展,水质污染

读我国三大自然区(I、II、III)图,回答27题。

试题详情

24.下列四组岛屿的名称,与下图排序一致的是                (   )

A.冰岛、海南岛、塞浦路斯岛、斯里兰卡岛

B.塞浦路斯岛、斯里兰卡岛、海南岛、冰岛

C.冰岛、斯里兰卡岛、塞浦路斯岛、海南岛

D.海南岛、冰岛、塞浦路斯岛、斯里兰卡岛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