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230567  230575  230581  230585  230591  230593  230597  230603  230605  230611  230617  230621  230623  230627  230633  230635  230641  230645  230647  230651  230653  230657  230659  230661  230662  230663  230665  230666  230667  230669  230671  230675  230677  230681  230683  230687  230693  230695  230701  230705  230707  230711  230717  230723  230725  230731  230735  230737  230743  230747  230753  230761  447348 

谷物的种植面积。读图,回答14-15题。

14.①、②、③代表的谷物依次是

  A.小麦、水稻、玉米

  B.玉米、小麦、水稻

  C.水稻、小麦、玉米

  D.水稻、玉米、小麦

15.M省可能是

A.山西     B.安徽

C.广东     D.甘肃

试题详情

13.制约①省进一步开发水能的地理条件,

正确的是

  A. 水能资源蕴藏量小

  B. 水能资源分布分散

  C. 水能开发技术不够

  D. 水能富集地地质条件复杂

下图显示我国四个省2004年三种

试题详情

12.与四省能源生产结构相关的叙述,正

确的是

  A. 以可再生能源为主

  B. 清洁能源的比重大

  C. 不利于减排温室气体

  D. 有利于降低酸雨危害

试题详情

下图示意长江上游地区雪线高度的经向和纬向变化趋势。完成10-11题。

10.该地区雪线高度变化的趋势

A.自北向南增高          B.自西向东增高  

C.自东北向西南增高        D.自东南向西北增高

11.影响该地区雪线高度变化趋势的主要因素是

A.海拔       B.降水      

C.热量       D.坡向

右图是2004年河北、甘肃、四川、黑龙江四省能源生产结构图。读图回答l2-13题。

试题详情

下图示意我国东部主要石化基地和企业的分布。完成8-9题。

8.图中兼有资源和市场区位优势的石化基地是

A.①      B.②      C.③     D.④

9.④地接受境外石化产业转移将首先促进区域内的

A.石油开采      B.核电站建设 

C.海岛旅游开发    D.港口建设

试题详情

如果每个气候资源类型以3个阿拉伯数字表示,三个数字从左至右分别表示水分资源、热量资源、光照资源的质量等级。读我国气候资源类型分布表,完成6-7题。

地 区
青藏
地区
X
南方
大部
华北
地区
西北
大部
东北
大部
塔里木
盆地
类 型
214
441
442
333
124
323
Y

6.X地可能是

A.海南岛         B.四川盆地   

C.台湾西部平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7.Y类型代号应为

A.134        B.421      C.142      D.222

试题详情

5.导致扬沙、沙暴加剧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1过度放牧   2破坏草场   3深居内陆气候干旱   4不合理利用水资源

  A、123   B、124   C、134   D、234

试题详情

4.对扬沙、沙暴起影响作用的天气系统是

A、准静止锋   B、暖锋  

C、冷锋     D、气旋

试题详情

3.下表资料表明每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的一次能源消费(20世纪80年代平均值),

 
中  国
日   本
印  度
美   国
消费量(以美国为1)
2.3
0.47
1.3
1
年增长率(%)
-1.3
-3.1
+1.4
2.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美国能源利用效率最高

B、日本能源利用效率在降低

C、印度能源利用效率及发展趋势均优于我国

D、我国能源利用效率低于其他三国

近年来,我国华北地区的扬沙、沙暴天气发生次数增多,影响范围扩大,最远可影响到长江中下游地区,而扬沙主要来自于内蒙古地区。

试题详情

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城市的形成与甲市区位相同的是

   A.拉萨

   B.西安

   C.深圳

   D.武汉

2.宜昌附近布局高能耗工业最有利的条件是

   A.水电丰富

B.工业基础较好

   C.市场广阔

   D.水运便利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