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230843  230851  230857  230861  230867  230869  230873  230879  230881  230887  230893  230897  230899  230903  230909  230911  230917  230921  230923  230927  230929  230933  230935  230937  230938  230939  230941  230942  230943  230945  230947  230951  230953  230957  230959  230963  230969  230971  230977  230981  230983  230987  230993  230999  231001  231007  231011  231013  231019  231023  231029  231037  447348 

20.下表中所列的是12月22日甲、乙、丙、丁四地白昼时间。四地所处纬度从高到低顺序排列的是                                (   )

     A.甲乙丙丁         B.甲乙丁丙         C.丙丁乙甲         D.丁丙乙甲

 
甲地
乙地
丙地
丁地
白昼时间
5小时30分
9小时09分
11小时25分
13小时56分

试题详情

随着南京到启东的宁启铁路的建设,江苏省内将形成苏北陇海线.苏中宁启线.苏南沪宁线与南北向新(沂)长(兴)线构成的“三横一纵”的铁路网,外加“两横一纵”的水运网和和高速公路网,江苏交运将上一个新台阶,据此回答18-19题。

18.宁启线上的扬州市未将火车站设置在城区边缘,而是设在离城区较远的西北郊,其目的不是为了:  (  )

A.降低铁路建设和车站建设的成本  

B.减轻铁路运输对扬州市区的环境污染

C.为城市发展拓展和预留新的空间   

D.避免铁路与南面的长江水运产生恶性竞争

19.下列关于扬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古代因大运河的开凿和中国南北方贸易活动的日渐频繁,扬州一度成为中国商业贸易最繁荣的城市

B.近代海运的发展和京沪铁路的建成,促进了扬州市的发展

C.扬州是中国六大古都之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促进了扬州市旅游业的发展

D.扬州附近的江都抽水站已成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起点,将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提供水源保障

试题详情

17.在下列地理事物的排列顺序中,反映我国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变化规律的是(  )

   A.水田为主的农业--旱地为主的农业--灌溉农业

   B.水田为主的农业--灌溉农业--旱地为主的农业

   C.草原牧业--灌溉农业--高山牧业

   D.草原牧业--高山牧业--农区牧业

试题详情

16.形成东部季风区南北差异的主要原因和重要因素是(  )

  A.南北跨度广,热量条件变化大

  B.东西距海远近不同,年降水量变化大

  C.南北跨省区多,人口分布密度不一

  D.东西跨经度多,时间差异大

试题详情

读下面我国某地区东西和南北铁路干线的示意图,回答13~15题。

13.图中铁路交通枢纽a是        

A.开封     B.商丘      C.徐州      D.合肥  

14.我国建设图中丙铁路线的主要原因是        

A.加快北方的煤炭外运          B.沿线地区经济发达.交通落后

C.缓解南北铁路运输的紧张状况      D.沿线以平原为主,工程造价低

15.图中东西向的铁路干线分布有我国重要的工业地带,位于这个地带上的工业基地是①武汉钢铁、轻纺工业基地  ②洛阳机械工业基地 ③上海综合性工业基地 ④新疆石油化学工业基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       D.②④

试题详情

12、我国西北地区发展农业生产最主要的限制条件是(  )

   A.土地资源不足       B.劳动力不足

   C.化肥、农药不足      D.水资源不足

试题详情

读广东省内部区域划分图和海南岛轮廓图,回答7~11题

7.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区的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有扩大的趋势,与这种差异形成无关的是

A.地形及海洋资源的利用条件有较大差异

B.国家给予这三个地区的对外开放政策有差异

C.这三个地区的社会经济科学文化基础有一定差异

D.三个地区所拥有的气候资源和城市数量有明显差异

8.广东西部沿海和海南岛都是重要的北运菜生产基地,蔬菜生产的旺季出现在冬季,造成这一现象的主导因素是

A.市场、热量        B.交通、热量

C.市场、水分        D.交通、水分

9..根据图中信息判断,海南岛的地势特征是

A.西高东低         B.北高南低

C.四周高,中间低      D.中间高,四周低

10..海南岛的制糖和制盐工业都很发达,其共同的区位优势是接近

A.消费市场         B.原料产地

C.科学技术         D.能源基地

11.关于我国海岛开发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海南岛和台湾岛的淡水资源丰富,河流径流的季节变化很小

B.目前,我国主要海岛的经济发展主要依赖于可再生能源和资源的加工利用

C.保护好海南岛中部山地植被,对全岛水资源供应至关重要

D.为保护生态环境,发展旅游经济,海南省始终限制发展重工业

试题详情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l     下图为某时刻太阳高度分布状况(同心圆为等太阳高度线,圆心为90º),读图回答1-3题。

1.此刻,北京时间为

 A.10:00     B.14:00 

 C.8:40     D.15:20

2.①②两地经度相同,①③两地

纬度相同,则此刻的太阳高度

 A.①>②     B.①=② 

  C.①<③    D.①=③

3.甲地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A.昼夜平分   B.昼长夜短   C.极夜   D.极昼

l     下图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4-6题。

4.图中等高线所表示的景观是

 A.小溪     B.平原     C.沙滩    D.梯田  

5.该景观最有可能位于我国的

 A.青藏高原   B.江南丘陵  C.黄土高原  D.四川盆地

6.下列农作物在该区大面积种植的是

 A.青稞     B.谷子    C.甜菜    D.甘蔗

试题详情

33.分析我国北方地区某地1970年和1980年有关统计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

统计项目
耕地面积
(万公顷)
森林覆
盖率(%)
气温年
较差(℃)
年降水
量(mm)
河流含
沙量(%)
人口(万人)
1970年
4
18
33
430
1.5
30
1980年
4.4
10
38
370
4.5
40

(1)该地区1970-1980年间,土地利用构成明显的变化是:耕地增加了        %,森林覆盖率减少了       %。根据表格所示,该地区人均耕地是减少了还是增加了?           。(6分)

(2)根据上表,回答该地区的自然环境条件发生了怎样的改变?(6分)

(3)分析上表,说说本地区环境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

东北师大附中2010-2011学年(上)高二年级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